[发明专利]一种改善麻/树脂复合材料界面黏结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11941.1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75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董爱学;孟秋杰;王维明;胡玲玲;钱红飞;刘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D06M13/325 | 分类号: | D06M13/325;D06M16/00;C08L67/04;C08L1/02;C08L97/02;C08J5/06;D06M101/06;D06M101/04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知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7 | 代理人: | 施春宜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树脂 复合材料 界面 黏结 方法 | ||
1.一种改善麻/树脂复合材料界面黏结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树脂为热固性树脂,将麻纤维或由麻纤维制成的麻织物置于含有漆酶、TEMPO和疏水性外源胺类单体的缓冲溶液中,使疏水性外源胺类单体分别接枝到麻纤维表面的木质素和纤维素上;反应结束,取出纤维充分水洗,而后去除吸附在麻纤维上未参与反应的单体,室温晾干,
缓冲溶液构成满足:0.4-2.0 g/L的漆酶、0.5-3.0 g/L的TEMPO、2-10 mM的疏水性外源胺类单体加入到pH值3.5-5.5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
浴比为20-50:1,在30-60℃条件下处理8-24 h,
所述疏水性外源胺类单体为十二胺、十六胺、十八胺中的任一种,
所述热固性树脂为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中的任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麻/树脂复合材料界面黏结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麻纤维为苎麻、亚麻、黄麻、红麻、青麻、洋麻、大麻、罗布麻、槿麻、剑麻、蕉麻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麻/树脂复合材料界面黏结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麻织物包括梭织物、针织物或非织造物。
4.一种改善麻/树脂复合材料界面黏结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树脂为热塑性树脂,将麻纤维或由麻纤维制成的麻织物置于含有漆酶、TEMPO和疏水性外源胺类单体的缓冲溶液中,使疏水性外源胺类单体分别接枝到麻纤维表面的木质素和纤维素上;反应结束,取出纤维充分水洗,而后去除吸附在麻纤维上未参与反应的单体,室温晾干,
缓冲溶液构成满足:0.4-2.0 g/L的漆酶、0.5-3.0 g/L的TEMPO、2-10 mM的疏水性外源胺类单体加入到pH值3.5-5.5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
浴比为20-50:1,在30-60℃条件下处理8-24 h,
所述疏水性外源胺类单体为十二胺、十六胺、十八胺中的任一种,
所述热塑性树脂为聚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乳酸树脂、微生物聚羟基脂肪酸酯、聚酯中的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善麻/树脂复合材料界面黏结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麻纤维为苎麻、亚麻、黄麻、红麻、青麻、洋麻、大麻、罗布麻、槿麻、剑麻、蕉麻中的任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善麻/树脂复合材料界面黏结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麻织物包括梭织物、针织物或非织造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194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