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墙体结构及建筑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11693.0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5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坤;许航;李任戈;杨定国;王雨龙;华登攀;廖选茂;黄晓康;胡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30 | 分类号: | E04C2/30;E04B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逯恒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体结构 填充 填充板 竖梁 横梁 卡槽 钢梁 龙骨 建筑工程领域 承重能力 窗框区域 房屋 卡齿 抗弯 墙体 抗震 配合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墙体结构及建筑,涉及建筑工程领域。该墙体结构包括:龙骨和填充板,龙骨包括竖梁和横梁,竖梁的两端分别与房屋顶部钢梁和房屋底部钢梁固定连接,横梁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竖梁固定连接,该墙体结构还包括窗框区域和填充区域,竖梁和横梁在靠近填充区域的一侧设置有卡槽,填充板的一侧设置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卡齿,填充板设置在填充区域,且当填充板被填充在填充区域时,卡齿置于卡槽中。本发明增加了墙体结构的刚性,进而提高了墙体的抗弯抗震强度和承重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墙体结构及建筑。
背景技术
现代城市建设中,部分建筑由于使用功能不同,需要承受更大的荷载,因此建造建筑物时,需要增强墙体的刚性以承受更大的荷载。如何建造抗震效果好,刚性强、承重能力强的墙体是摆在工程技术人员面前的难题。
现有技术中,可以在房屋顶部钢梁和房屋底部钢梁设置有龙骨,该龙骨包括两根横梁和两根竖梁,且两根横梁和两根竖梁头尾相连形成口字形结构的窗框区域,墙体结构的其它区域即房屋顶部钢梁、房屋底部钢梁以及窗框之间,为填充区域,该填充区域通过填充板填充,该填充板与横梁、竖梁、房屋顶部钢梁以及房屋底部钢梁之间通过U型钢固定。但由于在上述墙体结构中,墙体的刚性功能是通过填充板来实现,而填充板刚性较弱,因此导致该墙体结构刚性较弱、抗弯抗震强度小、承重能力较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墙体结构及建筑,以解决墙体刚性弱,抗弯抗震强度小,没有足够的承重能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墙体结构,包括:龙骨和填充板,龙骨包括竖梁和横梁,竖梁和横梁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竖梁设置在房屋顶部钢梁和房屋底部钢梁之间,且竖梁的两端分别与房屋顶部钢梁和房屋底部钢梁固定连接,横梁设置在相邻的竖梁之间,且横梁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竖梁固定连接;
其中,相邻的横梁和相邻的竖梁之间的区域为窗框区域或填充区域,横梁与房屋顶部钢梁以及相邻的竖梁之间的区域、横梁与房屋底部钢梁以及相邻的竖梁之间的区域、相邻的竖梁之间的区域和竖梁与房屋侧梁之间的区域为填充区域;
竖梁和横梁在靠近填充区域的一侧设置有卡槽,填充板的一侧设置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卡齿;
填充板设置在填充区域,且当填充板被填充在填充区域时,卡齿置于卡槽中。
优选地,填充板的一侧还设置有限位钢筋,限位钢筋分别与限位钢筋所接触的竖梁或横梁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地,限位钢筋的一端设置在填充板内部,另一端突出填充板。
优选地,限位钢筋相对设置在卡齿的两侧,且相对设置的限位钢筋之间的距离大于限位钢筋所接触的竖梁或横梁的厚度。
优选地,房屋顶部钢梁和/或房屋底部钢梁在靠近填充区域的一侧设置有卡槽。
优选地,填充板在与设置有卡齿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卡槽,当相邻的填充板连接时,一个填充板的卡齿置于相邻的填充板的卡槽内。
优选地,相邻的填充板之间、填充板与横梁之间、填充板与竖梁之间、填充板与房屋顶部钢梁之间、填充板与房屋底部钢梁之间以及填充板与房屋侧梁之间填充有密封材料。
优选地,卡槽为U型槽,卡齿为U型卡齿。
优选地,填充板与房屋顶部钢梁或房屋底部钢梁之间通过U型钢或钩头螺栓固定。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建筑,设置有第一方面所述的墙体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钢构有限公司,未经中建钢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16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壁C型钢轻木组合结构承重保温墙板
- 下一篇:集束结构组合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