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对工作部件进行更换的微型耕作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10345.1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1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新田;杨科;李宏松;曹海霞;赵晓亮;乔彩霞;白玉瑞;王全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科 |
主分类号: | A01B33/02 | 分类号: | A01B33/02;A01B3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吴月琴 |
地址: | 450007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耕机 斜板 微型耕作机 工作部件 耕刀 圆板 调整平衡 使用效率 箱体内壁 平衡轮 滑轨 便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对工作部件进行更换的微型耕作机,包括微耕机本体、斜板、箱体、圆板和耕刀,所述微耕机本体底部的一侧与斜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并且箱体的顶部与微耕机本体底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圆板的一侧与斜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并且耕刀的一侧与圆板的表面相接触,涉及微耕机技术领域。该便于对工作部件进行更换的微型耕作机,通过微耕机本体底部的一侧与斜板的顶部固定连接,长期使用之后采用较为便捷的方式对耕刀进行更换,操作较为便利,在进行使用的时候提高使用效率,通过箱体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轨,可以根据整个机体的倾斜角度来调整平衡轮的高度,从而保持平衡轮与地面始终是相接触的关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耕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对工作部件进行更换的微型耕作机。
背景技术
微耕机以小型柴油机或汽油机为动力,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等特点,微耕机广泛适用于平原、山区、丘陵的旱地、水田、果园等,配上相应机具可进行抽水、发电、喷药、喷淋等作业,还可牵引拖挂车进行短途运输,微耕机可以在田间自由行使,便于用户使用和存放,省去了大型农用机械无法进入山区田块的烦恼,是广大农民消费者替代牛耕的最佳选择。
微耕机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耕刀在长期使用之后,容易造成损坏,现有的微耕机不方便对耕刀进行更换,使用不是较为便利,而且由于土地的不平整导致微耕机在进行实地使用的时候把持不平稳,导致耕地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对工作部件进行更换的微型耕作机,解决了耕刀更换不便利,耕地时把持不平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对工作部件进行更换的微型耕作机,包括微耕机本体、斜板、箱体、圆板和耕刀,所述微耕机本体底部的一侧与斜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并且箱体的顶部与微耕机本体底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圆板的一侧与斜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并且耕刀的一侧与圆板的表面相接触,所述圆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外壳,并且圆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耕刀的内部与固定柱的表面活动连接,并且外壳内壁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滑块, 并且两个滑块的表面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块,并且两个连接块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正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杆,两个所述卡杆的一端均贯穿外壳、圆板和耕刀并延伸至耕刀的内部,所述耕刀背面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卡杆相适配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双向螺纹杆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双向螺纹杆的表面且位于两个滑块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外壳内壁的一侧且位于双向螺纹杆的正后方转动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
优选的,所述横杆的一端贯穿外壳并延伸至外壳的外部,所述横杆延伸至外壳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并且手柄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的一端贯穿外壳并延伸至外壳的内部,所述外壳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螺钉相适配的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外壳内壁的两侧且位于双向螺纹杆的正前方均固定连接有横板,两个所述横板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并且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板的背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环形板,并且环形板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并且连接板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的一端贯穿连接板和固定柱并延伸至固定柱的内部,所述环形板正面的两侧且位于两个连接杆的一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三螺钉,所述第三螺钉的一端贯穿耕刀并延伸至耕刀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科,未经杨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03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