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氨氮浓度的雨污管网智能分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08220.5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3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点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G05D2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6 | 代理人: | 朱枫 |
地址: | 315302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污泵 氨氮 液位 氨氮浓度传感器 智能控制系统 浓度数据 液位计 启闭 智能分流装置 启动液 管网 智能化控制系统 减少污染物 初期雨水 控制箱体 液位数据 影响行洪 标高 启停 排水 分流 污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氨氮浓度的雨污管网智能分流装置,包括控制箱体、排污泵、液位计、氨氮浓度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排污泵的启停;智能控制系统中至少预设有两个液位数据和一个氨氮浓度数据,分别标记为启动液位、关停液位和启闭浓度,关停液位高于排污泵顶标标高;在液位计测得的液位高于启动液位且氨氮浓度传感器测得的氨氮浓度数据大于启闭浓度的情况下,开启排污泵工作;在氨氮浓度传感器测得的氨氮浓度数据小于启闭浓度,或液位计测得的液位低于关停液位的情况下,关闭排污泵工作。本发明可实现污水的二次收集;可收集初期雨水,减少污染物入河;智能化控制系统,可实现雨污自动分流;不影响行洪及排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雨污管网改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网雨污智能分流装置,主要应用于雨污合流制管网改造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城市大部分老城区采用的是合流制,污水直排入河流,导致水体黑臭。雨污管网分流改造成为河道控源截污的重要手段。而传统的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工作量大、工期长,给居民生活和交通带来不便。尤其老城区的管网陈旧、复杂,改造耗资巨大。实践证明,在人口密集的城区和商业街区实施这样的工程,其工程量大、工期长,将会给居民生活和交通带来极大的不便。
此外如果单纯地进行雨污分流,放弃对初期雨水的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将会使高污染的初期雨水成为水体污染的重要污染源。
初期雨水指从降雨形成地面径流开始,前12.55mm降雨形成的径流量,初期雨水已成为水体的重要污染源。国内外调查研究表明,降雨形成的初期径流携带有大量污染物,其浓度与城市污水厂的进水水质相近,且某些重金属浓度甚至超过城市污水厂的进水水质。所以如果单纯地进行雨污分流,放弃对初期雨水的处理,将会使高污染的初期雨水成为河流水体重要污染源,因此需要对初期雨水处理污染进行收集。
本发明主要应用于改造雨污合流制管网,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和初期雨水收集提供轻便、简单、造价低且高效的智能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氨氮浓度的雨污管网智能分流装置,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氨氮浓度的雨污管网智能分流装置,包括控制箱体、排污泵、液位计、氨氮浓度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排污泵的启停,排污泵将污水排至指定污水井;其特征在于:智能控制系统中至少预设有两个液位数据和一个氨氮浓度数据,分别标记为启动液位、关停液位和启闭浓度,关停液位高于排污泵顶标标高;在液位计测得的液位高于启动液位且氨氮浓度传感器测得的氨氮浓度数据大于启闭浓度的情况下,开启排污泵工作;在氨氮浓度传感器测得的氨氮浓度数据小于启闭浓度,或液位计测得的液位低于关停液位的情况下,关闭排污泵工作。
进一步地,控制箱体内设有雨污进口、雨水出口、污水出口,所述排污泵与污水出口相连通。
雨水出口处设有单向阀门板,箱体顶部还设有溢流口。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
1)污水收集
晴天时,排污泵处于关闭状态,氨氮达到一定浓度后,通过传感器感应,智能控制系统控制的排污泵开启,使其处于工作状态,将生活污水提升到污水管网中,当液位降低到一定高度后,或当氨氮浓度下降后,排污泵停止工作。如此往复运行。
2)雨污分流
雨天雨量较小时,系统已将初期雨水排放至污水管网中,雨量持续较大后,进过初雨排放后的雨水已达到一定的净度,此时,关闭排污泵,大量干净雨水将会推开防倒灌轻质透明塑料阀门板,由雨水管排走;降雨停止,随着水位的降低,通过液位计感应,达到启动排污泵的水位时,开启排污泵,排空残存雨水,留出新的储水空间来。整个装置的状态又恢复到晴天时的状态。如此循环从而实现了晴雨天时的雨污分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点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点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82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总磷的雨污管网智能分流装置
- 下一篇:基于COD的雨污管网智能分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