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族多腔模穴双层热流道注塑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06096.9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1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6 | 代理人: | 郑黎明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流道注塑模具 注塑成型 多腔 模穴 大型塑料产品 模具结构设计 产品注塑 工作稳定 开模控制 模架结构 模具流道 模具生产 模具中央 中央流道 注塑流动 第二模 第一模 冷流道 流道板 塑料流 模具 便利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族多腔模穴双层热流道注塑模具,包括模架结构、模具流道组件、开模控制组件,所述模具为双层热流道注塑模具,能同步进行两种不同型腔的同步注塑成型工作,所述模具中央流道板上中央开设有中央流道嘴和冷流道,能同时提供给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注塑流动塑料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大型塑料产品需要同模同批次同步时间内注塑成型时,降低了模具生产制作成本和产品注塑成本,模具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工作稳定,安全可靠,使用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注塑模具机构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族多腔模穴双层热流道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是指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塑料制品的批量生产。对于例如用于制冷水排出的冰箱大排水管这些薄壁浅腔类的塑料制品来说,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一般在单层模具布置多个模腔,从而实现一次成型多个产品,但当单层的模腔数增多后,必然会大大增加模具的长宽尺寸,占用空间多,则需要大型注塑机来配合生产,增大了生产成本。且一次成型的模腔数仍然受限,生产效率仍然不高。为提高模具注塑产品生产效率,需要将大型塑料产品同模同批次同步时间内注塑成型时,需设计特殊的模具以完成产品的自动化注塑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家族多腔模穴双层热流道注塑模具。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家族多腔模穴双层热流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胚、定模板、动模板、中央流道板、型腔镶件、弹簧、滑块、驱动锁紧块、T型块、型针、第二型腔固定板、气缸、拉杆螺栓、铜压塞、顶针、导套、中央热流道嘴、冷流道、定位环、导柱、滚珠套、支撑脚、止位销、弹簧杆、复位杆、顶针板、定位销、齿条、齿轮、轴承、支撑柱、限位螺丝、O型圈、浇口镶件、球轴承、定位圈、定位销子、侧板。
比上述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模具浇注系统组件包括导套、中央热流道嘴、冷流道、定位圈、定位环,中央热流道嘴、定位圈通过螺钉紧固安装于定模板上,中央热流道嘴用于流道与注塑机喷嘴的对接,定位圈用于模具在注塑机上的安装定位。
比上述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模具模架结构组成包括模胚、定模板、动模板、中央流道板、型腔镶件、驱动锁紧块、T型块、型针、第二型腔固定板,所述动模板的上表面和定模板之间设有用于成型产品的第一模腔,所述的动模板的下表面和第二型芯固定板之间设有用于成型产品的第二模腔,所述的定模板和所述的动模板之间设有限位装置,所述的动模板和所述的动模板之间紧配合安装有多个螺丝。
比上述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模具开模控制组件包括定位环、导柱、滚珠套、支撑脚、止位销、弹簧杆、复位杆、顶针板、定位销、齿条、齿轮、轴承、支撑柱、限位螺丝,所述齿条安装在模具上,通过齿轮带动齿条上下开模,齿条上设置有定位销,齿条下方安装有限位螺丝。
比上述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模具为家族异型塑件多腔双层热流道注塑模具,能同步进行两种不同型腔的同步注塑成型工作。
比上述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模具流道板上中央开设有中央流道,能提供给第一模腔中央热流道嘴注塑流动塑料流,冷流道的设计可以使流道塑料流动到第二模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大型塑料产品需要同模同批次同步时间内注塑成型时,降低了模具生产制作成本和产品注塑成本,模具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工作稳定,安全可靠,使用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模具平面视图。
图2、3、4为本模具的侧面剖视图。
图5为本模具的型腔平面视图。
图6为本模具的型芯平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60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件浇口位置的结构及设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侧浇口竖流道及侧浇口用塑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