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部分油烟回灶体的炉灶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04625.1 | 申请日: | 2018-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7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新农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B1/02 | 分类号: | F24B1/02;F24B1/20;F24B1/191;F24B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5000 湖北省恩***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灶体 小灶体 炉灶 油烟 吸烟口 灶台面 锅体 充分燃烧 干净卫生 抽烟管 封闭盖 内烟囱 上锅体 上灶体 烟囱管 烟气带 油烟气 盖板 风机 负压 上炉 烟囱 点火 烟雾 厨房 燃料 安置 流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部分油烟回灶体的炉灶。其特征在于锅体(2)下设有上灶体(4)和小灶体(5)两个灶体,锅体(2)安置在灶台面(1)上,上炉桥(6)下设有小灶体(5),小灶体(5)顶部设有可将其封闭盖住的盖板(10);灶台面(1)上锅体(2)边设有吸烟口(12),吸烟口(12)下连接有内设风机(14)的抽烟管(13)油烟气在外烟囱管(17)内烟囱(3)外向外流动时,产生负压将烟囱(3)内的烟气带出。本发明一种具有部分油烟回灶体的炉灶设计新颖、结构合理,能充分保障燃料的充分燃烧,并且克服了点火时易产生烟雾的问题,使厨房干净卫生,改善生活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部分油烟回灶体的炉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广大城乡居民中还有很多家庭使用炉灶,农村中广泛使用的炉灶热效率低,其设计不尽合理。对燃料的燃烧供氧也不太充分。目前,在农村大部分还是以柴火灶为主,柴火灶是一种常见的用于做饭、烧煮、取暖等作用的工具,普通柴火灶是通过砖泥等材料建成,除体积较大,不能搬移之外,大多数还存在燃烧不充分、火力不强、木柴耗费大、热量利用率低、产烟严重、对环境污染大等劣势,尤其烟气、粉尘等对厨房内部污染严重,传统的柴火灶通风进气方式,采取被动式的纯粹从柴火灶的底部进气的方式,通风进气不足,容易影响柴火燃烧的效率,同时柴火添加的方式也是一般从上部或下部加入,添加方式麻烦,同时烟囱内的烟气温度高,易烫伤人,存在柴草点火时炉膛是冷的,炉膛面积较大,点火不易,产生烟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具有部分油烟回灶体的炉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部分油烟回灶体的炉灶,其特征在于锅体(2)下设有上灶体(4)和小灶体(5)两个灶体,锅体(2)安置在灶台面(1)上,锅体(2)下上灶体(4)的灶膛边上设有通向外的上炉门(8),上灶体(4)的灶膛边上设有通向外的烟囱(3),上灶体(4)的灶膛下部设有上炉桥(6),上炉桥(6)下设有小灶体(5),小灶体(5)顶部设有可将其封闭盖住的盖板(10),小灶体(5)的灶膛边上设有通向外的下炉门(9),小灶体(5)的灶膛下部设有下炉桥(7),上炉桥(6)和下炉桥(7)下设有灰渣室,灰渣室下设有可向外抽出的灰渣斗(11);灶台面(1)上锅体(2)边设有吸烟口(12),吸烟口(12)下连接有内设风机(14)的抽烟管(13),抽烟管(13)将从吸烟口(12)吸入的油烟气分为两部分,一部方通过上灶体(4)和下灶体(5)的上炉桥(6)和下炉桥(7)的底部进入灶膛内燃烧,另一部分在灶台内,通过外烟囱管(17)和排油烟管(16)排出;烟囱(3)设在外烟囱管(17)内,油烟气在外烟囱管(17)内烟囱(3)外向外流动时,产生负压将烟囱(3)内的烟气带出。
本发明一种上下灶的低温烟囱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烟管(13)出口处设有调节油烟气进入灶膛内量的调节阀(15)。
本发明一种上下灶的低温烟囱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烟口(12)可设置在锅体(2)的顶上。
本发明一种上下灶的低温烟囱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囱(3)的外直径是外烟囱管(17)的内直径的9/10。
本发明一种上下灶的低温烟囱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灶体(4)和下灶体(5)的上炉门(8)和下炉门(9)上设有炉门盖。
本发明一种具有部分油烟回灶体的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灶体(5)的体积是上灶体(4)的1/3。
本发明一种具有部分油烟回灶体的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10)为耐热的金属板。
本发明一种具有部分油烟回灶体的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点火小灶的炉灶上设有贮存杂物的抽屉(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新农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新农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46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