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电网的储能调控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03337.4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5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谢祥颖;李洋;葛乐矣;艾宇飞;孙立;许鹏;卢毓东;刘周斌;韩蓄;马大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3/28 | 分类号: | H02J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张筱宁 |
地址: | 100053 北京市西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网 调控 方法 电子设备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电网的储能调控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需求侧负荷储能特性,将所述需求侧的子储能负荷进行分类;然后分别计算分类后的所述子储能负荷的参数;进而根据单个所述子储能负荷的参数,计算出所述需求侧的储能负荷的参数;以所述储能负荷的参数为约束条件对电网侧产生的电能进行消纳,用于对所述电网侧的储能进行调控。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采用需求侧的储能负荷对电网侧进行消纳,可以有效提升微电网的消纳能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储能消纳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电网的储能调控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能源问题再次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一方面由于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学燃料消费需求大幅上升,促使人们更多地考虑资源问题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国际社会也越来越重视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技术可以同时满足能源需求、减少温室效应和提高供电可靠性,是未来世界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2016年是全球光伏装机增长的一个里程碑;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分布式电源发展。但与此同时,分布式光伏电源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也更加突出和紧迫。
目前现有技术中,对于微电网储能的调控一般采用的方法为,在用电量大且负荷稳定的工业园区,可以按照“自发自用、就地消纳”的方式对微电网的储能进行调控,但是对于用电量相对较小且负荷不太稳定的农村、牧区及山区等区没有较好的储能调控方式,并且位于该地区的微电网消纳能力较弱,微电网运行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微电的储能调控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对微电网的储能进行调控,从而可以有效提升微电网的消纳能力,进而提高微电网的运行效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微电网的储能调控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需求侧负荷储能特性,将需求侧的子储能负荷进行分类;
分别计算分类后的子储能负荷的参数;
根据单个子储能负荷的参数,计算出需求侧的储能负荷的参数;
以储能负荷的参数为约束条件对电网侧产生的电能进行消纳,用于对电网侧的储能进行调控。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如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所示的微电网的储能调控方法。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第一方面所示的微电网的储能调控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通过将需求侧的子储能负荷进行分类,并且分别计算分类后的子储能负荷的参数,根据单个子储能负荷的参数计算出需求侧储能负荷的参数,并且以储能负荷的参数为约束条件对电网侧产生的电能进行消纳。本申请实现了利用需求侧的分布式储能技术来实现对电网侧进行柔性调节,从而可以有效提升微电网的消纳能力,进而可以有效提高微电网的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电网的储能调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微电网的储能调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33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