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MIC架构处理器的数据传输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01384.5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2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卓薇;陈渊;程良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5/163 | 分类号: | G06F15/163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优化 架构处理器 并行程序 构建 集群 目标应用程序 数据传输模型 直接数据传输 可行性分析 数据通信 通信成本 协处理器 异步传输 运行效率 有效地 处理器 | ||
1.一种基于MIC架构处理器的数据传输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目标应用程序进行数据传输优化可行性分析;
S2:构建数据传输模型;
S3:应用程序数据传输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IC架构处理器的数据传输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对目标应用程序进行数据传输优化可行性分析的具体步骤为:排除无依赖关系数据,并确定存在依赖的相关数据以及相关数据的传递模式,从而得到待传输优化数据的传输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IC架构处理器的数据传输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构建数据传输模型具体为:
对于迭代过程需要重复使用的数据或空间,保持变量不再释放,下一迭代直接使用;
对于同时调用却无依赖关系的数据,构建数据异步传输模型,即不等待上一数据计算的返回,同步进行传输;
MIC之间需要通信交换的数据,利用SCIF数据传输接口构造MIC与CPU、MIC与MIC之间数据传输通信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IC架构处理器的数据传输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应用程序数据传输优化具体为:
对于迭代过程需要重复使用的数据或空间,采用nocopy的模式减少CPU与MIC的数据通讯传输次数,即程序仅在第一次调用MIC时申请分配的数据存储空间,并且不释放该数据;
对于构建数据异步传输模型的数据,采用流水线的方式执行数据传输和计算;
对于MIC之间需要通信交换的数据,利用SCIF数据传输接口优化MIC与CPU、MIC与MIC之间数据传输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MIC架构处理器的数据传输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流水线的方式执行数据传输和计算的具体过程为:
程序开辟n个数据空间,其中n>1,在开辟第1个数据空间并传输到MIC完毕后,使用第1个数据空间进行计算,同时开辟其他n-1个数据空间并将其他n-1个数据空间传输到到MIC;
当开辟第2个数据空间完成,且第1个数据空间的计算完成时,开始第2个数据空间的计算,并且继续开辟其他n-2个数据空间并传输其他n-2个数据空间到MIC,同时传输第1个空间的数据返回CPU;如此迭代,直到全部传输和计算完成。
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一种基于MIC架构处理器的数据传输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SCIF数据传输接口优化MIC与CPU、MIC与MIC之间的数据传输通信的具体过程为:
生成通信信道;
绑定本端地址到通信信道;
添加通信信道到监听队列;
发送端发送连接请求,接收端取得连接请求,并建立两个MIC核心之间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138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