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尾灌式注射加药塑料安瓿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00577.9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5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唐彬;安永华;张国锋;张飞龙;丁园园;王新全;金曼;陈璟;丁珊珊;李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06 | 分类号: | A61J1/06;A61J1/14;A61J1/2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程强强 |
地址: | 255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针 安瓿瓶体 塑料安瓿 注射加药 一次性注射器 注射器转移 输液安全 污染机率 医疗资源 医药包装 挤压仓 上端 插装 扭断 制作 挤压 节约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医药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灌式注射加药塑料安瓿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安瓿瓶体,安瓿瓶体的上端设置钢针基座,钢针基座上插装钢针,钢针的外侧套装扭断盖,所述安瓿瓶体的一侧设置可供挤压操作的挤压仓;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省去了注射器转移药液的步骤,可大大降低在对药过程中的污染机率,保证输液安全,同时减少了一次性注射器的使用量,节约了医疗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灌式注射加药塑料安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使用的水针药剂大部分为玻璃安瓿包装,其在使用时需要切割掰开后再进行对药加药活动,在此过程中会产生玻璃碎屑,同时也使医护人员有被割伤的风险,为解决这一情况,市场上出现了塑料安瓿产品,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要用注射器进行药液转移,同时在开启塑料安瓿后,内容药液暴露在空气中,增加了污染风险,另一方面,医护人员在使用注射器抽取安瓿内药液时仍有针刺伤害发生的风险;市场上急需一种更安全的安瓿水针剂包装形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尾灌式注射加药塑料安瓿及其制作方法,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能有效降低针刺伤害和药液污染。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尾灌式注射加药塑料安瓿,包括安瓿瓶体,安瓿瓶体的上端设置钢针基座,钢针基座上插装钢针,钢针的外侧套装扭断盖,所述安瓿瓶体的一侧设置可供挤压操作的挤压仓。
使用时,通过可扭手柄进行扭动操作,扭断槽发生断裂,取下断裂后的扭断盖上部,同时钢针露出,将钢针插入输液瓶、袋的胶塞,通过挤压挤压仓将塑料安瓿瓶体内的药液注入输液容器内完成对药操作。
进一步优选,扭断盖熔接在安瓿瓶体上,与安瓿瓶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优选,扭断盖上设置有易扭断的扭断槽,扭断盖上部的两侧设置可扭手柄。
进一步优选,扭断盖内顶面固定有套合钢针的胶套。
进一步优选,安瓿瓶体为塑料安瓿瓶体。
进一步优选,安瓿瓶体的下端有熔封形成的封合接口。
进一步优选,所述钢针注塑于钢针基座上,并成为一体结构,并通过嵌合线嵌合于扭断盖的内部。
尾灌式注射加药塑料安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通过注塑机注塑成型扭断盖及钢针基座组合件;
(2)再将注塑好的扭断盖经组合机进行组合操作,将胶套固定于扭断盖内顶部,同时通过组合机将钢针基座组合件嵌合于扭断盖内部,组成扭断盖整体结构;
(3)将扭断盖整体组件置于吹灌封三合一灌封机内经挤吹成型塑料安瓿瓶体,同时完成与扭断盖整体结构的熔接,再于塑料安瓿瓶体底部进行灌装药液后进行密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塑料材质的安瓿瓶体质量轻,相比玻璃材质不易破碎,不会产生玻璃碎屑,便于运输。
(2)本发明采用尾部灌装药液的方式进行生产,实现了吹灌封(BFS)技术中的应用。
(3)本发明使用方便,开启后即可进行注射对药加药活动,减轻了医护工作者的工作负担。
(4)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省去了注射器转移药液的步骤,可大大降低在对药过程中的污染机率,保证输液安全,同时减少了一次性注射器的使用量,节约了医疗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结构主视图;
图2本发明结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05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玻璃口服液瓶的使用方法
- 下一篇:具有抗撕裂结构的内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