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效抑菌创可贴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98085.0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9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曹华;郭鹏峰;徐晓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15/44 | 分类号: | A61L15/44;A61L15/28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徐翔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五桂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效 抑菌创可贴 | ||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效抑菌创可贴。本发明提供的长效抑菌创可贴包括胶布层、壳聚糖和纤维素组成的海绵层、6,6’‑二氟‑3,3’‑联咪唑并[1,2‑a]吡啶和5‑己酰基‑2‑甲基‑N‑邻甲苯基‑3‑甲酰胺组成的多孔药物层,所述海绵层位于所述胶布层和所述多孔药物层之间。本发明提供的创可贴含有多孔药物层,所含药物能有效抑制细菌增殖,且能在释放药物的同时使血液及伤口处组织液通过小孔进入到海绵层,同时本发明提供的海绵层能迅速吸收血液和组织液,具有抑菌效果,能更好的维持无菌环境,促进伤口愈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效抑菌创可贴。
背景技术
创可贴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医疗产品,人们的生活中难免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一些小的伤口,最常用的就是创可贴。但是普通的创可贴虽然可以阻挡伤口与外部环境,但是这些创可贴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抑制细菌,并且由于伤口组织液的渗出会使伤口被组织液浸泡,从而不利于伤口愈合。
中国专利申请CN 106267308 A公开了一种创可贴,该发明是治疗护理创口的创可贴,它包括有粘胶带、棉纤维或隔离薄膜,粘胶带两端粘接塑料纸,其特点是在棉纤维上敷设一个由含有大豆纤维的具有止血、消炎作用的无纺布,对创口有止血迅速、愈合快,并且生产成本低、使用后更加环保的效果。但是该创可贴并不能长时间抑菌,因而在使用过程中对伤口的愈合效果并不理想。
中国专利申请CN 108355001 A公开了一种创可贴,该创可贴包括缠带,在缠带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粘贴层,在缠带的中部设置有止血抗菌药物层,在缠带的中部设置有圆形通孔,在缠带的圆形通孔内设置有弹力布带,弹力布带的边沿通过粘贴或针线固定在缠带上,止血抗菌药物层处于缠带的中部与弹力布带的表面上,其中所述止血抗菌药物层的成分为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得到:黄花稔 30份、伽蓝菜25份、草血竭18份、紫茎牙痛草20份、通梗花15份、狭叶蓬莱葛10份。该发明的结构设置合理,其在缠带上设置有圆形通孔且在圆形通孔内设置有弹力布带,在指尖使用时,将指尖伸入圆形通孔内,然后再将缠带缠紧即可,大大提高了其适用范围,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但是该创可贴的药物层使用的成分为中药成分,其见效缓慢,并且该创可贴不能很好地抑制细菌,从而会影响伤口的愈合。
总的来说,现有的创可贴虽然也会有一些抑菌消炎等效果但是其抑菌效果差且持续时间短,并且由于伤口处组织液的渗出导致伤口处的创可贴变成湿润状态,更加容易滋生细菌且不利于伤口的愈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效抑菌创可贴。本发明提供的长效抑菌创可贴含有多孔药物层,该多孔药物层中的药物组合能有效抑制细菌的增殖,并且能在释放药物的同时使血液及伤口处组织液通过小孔进入到海绵层并被迅速吸收,同时本发明提供的海绵层不仅能迅速吸收伤口处的血液和组织液,还能起到一定的抑菌效果,能更好的维持无菌环境,促进伤口愈合。
一种长效抑菌创可贴,包括胶布层、壳聚糖和纤维素组成的海绵层、6,6’- 二氟-3,3’-联咪唑并[1,2-a]吡啶和5-己酰基-2-甲基-N-邻甲苯基-3-甲酰胺组成的多孔药物层,所述海绵层位于所述胶布层和所多孔述药物层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海绵层面积为所述胶布层面积的3/10-2/5。
进一步地,所述海绵层的制备方法为:将壳聚糖溶液和纤维素溶液混合后冷冻干燥、挤压、得海绵层。
进一步地,所述壳聚糖溶液的浓度为1-3mg/mL,所述纤维素溶液的浓度为 2-4mg/mL,其中所述纤维素溶液和所述壳聚糖溶液的体积比为2-5:3-7。
进一步地,所述海绵层的厚度为0.1-0.5mm。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药物层面积为所述海绵层面积的1.2-1.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药科大学,未经广东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80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