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散热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97205.5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1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许智伟;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建瓯第一中学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10/613;H01M10/6554;H01M10/656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31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散热 支撑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电池散热支撑结构,本发明可以有效的提高其对电池的散热性能,本发明可以很好的对电池阵列单元进行支撑安装,并设置了专门的散热通道,电池安装方便,散热支撑定位组件不仅可以实现精确的定位与散热,还可以提高对电池的减震性能,保证电池的性能,本发明的散热结构合理,支撑定位可靠,可以大大提高电池的使用状态,保证电池安全,非常适合各种电池阵列组的安装与固定,尤其是对于大功率电池以及恶劣环境下使用的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散热支撑结构,属于电池辅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电池来说,其散热性能是电池的重要的一个性能之一。电池的散热性还关系到电池的安全情况,目前的电池一般是采用多个电池组阵列串联而成,这种结构的电池阵列一般是直接固定安装在电池壳体内,电池壳体采用塑料制成,在对电池进行使用或者充电时,电池发热严重,尤其是在夏天或者较热的环境下,电池内部热量急剧膨胀,严重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尤其是对于功率较大的电池而言,其对散热的要求较高,目前的这种支撑结构已经难以实现对大功率电池的使用要求,尤其是对于使用条件苛刻、使用环境较差的场合。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电池散热支撑结构,提高电池散热的性能,保证电池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池散热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左半壳座、右半壳座、散热翅片、连接定位座和散热支撑定位组件,其中,所述左半壳座与右半壳座之间采用所述连接定位座定位连接在一起,所述左半壳座和右半壳座的内腔壁上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上间隔设置有左右延伸的所述散热翅片,固定在所述左半壳座上的所述散热翅片与所述右半壳座之间设置有一段距离L1,固定在所述右半壳座上的所述散热翅片与所述左半壳座之间也设置有一段距离L2,所述左半壳座的下部设置有进气孔,所述右半壳座的上端一侧设置有出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出气孔之间由弯折的循环流道或者S型流道连通,所述弯折的循环流道或者S型流道由各个散热翅片与凹槽槽壁围设而成,所述左半壳座与所述右半壳座之间采用连接定位座连接定位在一起,所述散热翅片上设置有所述散热支撑定位组件,待支撑安装的电池的各个电池单元均采用散热支撑定位组件定位安装在相邻的两个散热翅片之间。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散热支撑定位组件为多孔通气结构,所述进气孔和出气孔均沿着与左半壳座、右半壳座的左右方向相垂直的前后方向延伸。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左半壳座和右半壳座的内腔壁上均设置有凹槽的槽壁为半圆形的凹槽结构连接而成,且所述散热翅片的端部连接在相邻的两个半圆形凹槽之间或者散热翅片的端部连接在半圆形凹槽的圆心处的左侧或者右侧,所述距离L1大于所述半圆形凹槽的半径值。
进一步,作为优选,还包括通风散热风机,所述通风散热风机与所述进气孔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电池单元上,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电池单元的温度大于设定值时,所述通风散热风机向所述循环流道或者S型流道内通入散热气体。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定位座包括左连接肩座、右连接肩座和连接螺栓,其中,所述左连接肩座一体延伸连接设置在所述左半壳座的上下两端,所述右连接肩座一体延伸连接设置在所述右半壳座的上下两端,所述左连接肩座和右连接肩座的连接面上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小定位齿、中定位齿和大定位齿,所述小定位齿、中定位齿和大定位齿依次从内向外设置,且所述小定位齿、中定位齿和大定位齿均采用三角形结构,所述左连接肩座与右连接肩座上设置有供连接螺栓伸入连接的通孔。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散热支撑定位组件包括多孔圈、内支撑弹簧和定位座,其中,所述多孔圈采用椭圆形的弹性结构,所述多孔圈上密集设置有通气孔,所述多孔圈的中心一侧连接设置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上设置有对电池单元进行卡设定位的定位槽,所述多孔圈内阵列排列设置有所述内支撑弹簧。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多孔圈的与所述定位座相对的面上固定连接设置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套设固定在所述散热翅片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建瓯第一中学,未经福建省建瓯第一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72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扰流装置的空气冷却电池箱结构
- 下一篇:格式智能电池模块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