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流底孔封堵混凝土的接触灌浆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96578.0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5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黎满林;邵敬东;宋玲丽;李瑞青;潘燕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9/06 | 分类号: | E02B9/06;E02D15/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罗明理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浆 导流底孔 封堵 混凝土 回浆管 进浆管 支管 主管 孔壁 水利水电工程 结构安全性 冷却收缩 周向布置 轴线方向 轴向方向 出口端 灌浆盒 接触式 有效地 坝体 预埋 | ||
本发明公开的是水利水电工程领域的一种导流底孔封堵混凝土的接触灌浆结构,包括沿导流底孔轴向方向布置的进浆管和回浆管,以及多根沿导流底孔周向布置的灌浆主管,所述灌浆主管一端与进浆管相连,另一端与回浆管相连,所述灌浆主管的轴线方向上设有多根灌浆支管,所述灌浆支管的出口端与设置在导流底孔孔壁上的灌浆盒相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预埋进浆管、回浆管、灌浆主管以及接触式的灌浆支管,能够有效地对导流底孔封堵混凝土因冷却收缩形成的与孔壁之间的空隙进行接触灌浆,从而提高坝体及封堵混凝土的结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流底孔封堵混凝土的接触灌浆结构。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拱坝建设过程中,为了施工期向下游供水需要,常常在坝体设置临时导流底孔。随着工程的进展,导流底孔在完成相应的功能和任务以后,需采用混凝土进行封堵。封堵混凝土由于在冷却过程中产生收缩,将会与坝体之间形成空隙,影响拱坝的整体受力状态;同时,导流底孔封堵混凝土处于水位以下,如不对封堵混凝土与坝体之间的空隙进行处理,将对坝体结构安全带来不利。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导流底孔在封堵过程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对导流底孔与封堵混凝土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的接触灌浆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导流底孔封堵混凝土的接触灌浆结构,包括沿导流底孔轴向方向布置的进浆管和回浆管,以及多根沿导流底孔周向布置的灌浆主管,所述灌浆主管一端与进浆管相连,另一端与回浆管相连,所述灌浆主管的轴线方向上设有多根灌浆支管,所述灌浆支管的出口端与设置在导流底孔孔壁上的灌浆盒相连。
进一步的是,所述进浆管、回浆管、灌浆主管和灌浆支管均分为沿导流底孔竖直中心线对称的左右两套结构,其中进浆管位于导流底孔底部,回浆管位于导流底孔顶部。
进一步的是,所述左右两套结构均包括两根进浆管,两根进浆管均与灌浆主管相连。
进一步的是,所述灌浆主管沿进浆管轴线方向上每隔2~3m布置一根。
进一步的是,所述灌浆支管沿灌浆主管轴线方向上每隔1.5~2m布置一根。
进一步的是,在封堵混凝土的两端与导流底孔的孔壁之间填充有膨胀止水带。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沿导流底孔轴线方向布置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位于导流底孔的顶部两侧,并且两端均延伸到导流底孔外,所述排气管轴向方向上设有多根排气支管与安装在导流底孔顶部的多个灌浆盒相连。
进一步的是,所述排气支管和对应的灌浆盒沿排气管轴线方向上每隔0.5~1m布置一个。
进一步的是,所述进浆管和回浆管均埋设在封堵混凝土中,所述灌浆主管埋设或贴靠在封堵混凝土的边缘,所述排气管通过铁钩吊挂在导流底孔顶部,所述灌浆盒通过螺栓或铁钩固定在导流底孔孔壁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进浆管、回浆管、灌浆主管、灌浆支管和排气管均为PVC管或者PE管,管径为30~4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预埋进浆管、回浆管、灌浆主管以及接触式的灌浆支管,能够有效地对导流底孔封堵混凝土因冷却收缩形成的与孔壁之间的空隙进行接触灌浆,从而提高坝体及封堵混凝土的结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轴向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结构径向布置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导流底孔,2-进浆管,3-回浆管,4-灌浆主管,5-灌浆支管,6-灌浆盒,7-封堵混凝土,8-膨胀止水带,9-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65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