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铁镶铸铸件的铸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94996.6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1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金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海威特铸造厂 |
主分类号: | B22D19/16 | 分类号: | B22D19/16;C22C37/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王桦 |
地址: | 2152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铁镶铸 铸件 铸造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铁镶铸铸件的铸造工艺,铜铁镶铸铸件包括铜套以及镶铸在所述铜套外部的铁件,铸造工艺主要包括造型工艺、熔炼工艺和浇注三大步骤。本发明的铜铁镶铸铸件的铸造工艺,在铜套外部浇注铁水时,能够使得铜套不被铁水熔化,使铜套和铁件完美镶嵌,保持铜套和整个铸件的完整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铁镶铸铸件的铸造工艺。
背景技术
铜铁镶铸铸件包括铜套以及镶铸在铜套外部的铁件,在铸造铜铁镶铸铸件时,先加工出铜套,然后再在铜套的外部浇注铁液,形成铜铁镶铸铸件。但是,铜的液相线温度在881℃左右,而铁的液相线温度在1240℃左右,铁的液相线温度高于铜液相线温度,所以如果按常规浇注方法来铸造铜铁镶铸铸件,当铁液浇注到砂型后,铜套会被高温铁水融化,导致铸件报废率较高,此为铁铜镶铸的一大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铜铁镶铸铸件的铸造工艺,在铜套外部浇注铁水时,能够保持铜套和整个铸件的完整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铁镶铸铸件的铸造工艺,铜铁镶铸铸件包括铜套以及镶铸在所述铜套外部的铁件,铸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造型工艺
①采用砂型铸造工艺进行铸造,先在所述铜套将要与型砂相接触的面涂上涂料,在涂上涂料前、后均对铜套进行烘烤;
②将所述铜套放入砂箱中,并向铜套内部灌入型砂;
③将铜套与型腔相接触的面清理干净;
④对型腔进行烘干,等待铁水进行浇注;
(2)熔炼工艺:
①原料熔炼:将原料加入炉中熔炼出成分合格的铁水,铁水成分按质量的百分比为:C:3.0-3.1%,Si:1.7-1.85%,Mn:0.75-0.85%,P≤0.05%,S≤0.10%,Cu≤0.25,其余为Fe,熔炼过程中控制铁水的温度为1550-1560℃;
②初次扒渣:将炉内温度控制在1520-1540℃,铁水静置扒渣,然后再加入除渣剂,进一步除渣;
③球化处理及孕育处理:对铁水进行球化处理和孕育处理;
④二次扒渣:向铁水中加入除渣剂,并进行搅拌,扒去熔渣;
(3)浇注:
使用铁水对砂型进行浇注,形成铸件,若单件浇注,浇注温度为1290-1300℃,若一次浇注两件铸件,首浇温度最高为1310℃。
优选地,所述铜套涂上涂料的次数为2次。
优选地,使用喷灯对所述铜套进行烘烤。
优选地,所述型腔烘干温度为70-90℃。
进一步地,所述型腔烘干时长不少于2小时。
优选地,所述原料的种类按质量的百分比为:生铁:30%,厚废铁:30%,回炉料:40%。
优选地,在初次扒渣时,静置时间为3-5分钟。
优选地,所述铜套外周设有多个燕尾槽。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的铜铁镶铸铸件的铸造工艺,在铜套外部浇注铁水时,能够使得铜套不被铁水熔化,使铜套和铁件完美镶嵌,保持铜套和整个铸件的完整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海威特铸造厂,未经苏州市海威特铸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49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铸焊底模温度均衡的水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锤头的镶铸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