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水管边管内检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94931.1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1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刘书杰;樊建春;李强;温东;文敏;刘祥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N27/82 | 分类号: | G01N27/8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陈烨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管 边管内 检测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水管边管内检测器,其包括:纵长的中心轴,其具有相对的前端和后端,前端设置有连接头,后端设置有插头端座;沿着所述中心轴的纵长方向套设在所述连接头和插头端座之间的至少两个检测环,所述检测环包括:间隔预定距离套设在所述中心轴上的两个滑套;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套连接的多个弹性件,多个所述弹性件沿着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所述弹性件具有面对待测管壁的安装面;固定在所述安装面上的传感器盒,所述传感器盒内设置有传感器;相邻两个所述检测环的传感器错位分布,且所有传感器能在圆周方向形成完整的覆盖面。本发明能够在不拆浮力块的情况下,能对隔水管边管实现快速、高效的检测,从而提高检测时效,降低作业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水管边管内检测器。
背景技术
钻井隔水管为半潜式平台关键设备,使用环境恶劣,其使用性能直接关系到平台作业安全。一般的,隔水管单根包括位于中心的隔水管主管以及围设在隔水管主管周围的多个隔水管边管(即隔水管辅助管线)。该隔水管边管是隔水管单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的,每个隔水管单根具有4或5根内径不同的辅助管线,包括高压节流管线、压井管线、钻井液增压管线、液压传输管线、化学剂注入管线等。这些管线在工作过程中要承受很高的压力,且其中的流体介质多具有腐蚀性,因此其失效形式常表现为内壁由腐蚀、冲蚀、应力集中造成的裂纹等缺陷,按照行业规范,每年需进行检验。
目前通常采用磁粉、超声等常规无损检测技术对管体裂纹缺陷及壁厚进行检测。隔水管边管整体为长度较长且内径较小的细长型管体,现有的检测设备无法进入隔水管边管内部进行检测。因此,现有的检测设备通常设置在隔水管边管的外部进行检测。但是,实际使用时,该细长的隔水管边管的外部需要配置浮力块。当利用现有的检测设备在外部对隔水管边管进行纵长方向的扫描检测时,不可避免的,浮力块会对现有的检测造成干涉。因此,利用现有的检测设备进行检测时,需要先将浮力块拆除后才能进行检测,存在作业周期长、效率低、费用高昂等缺陷。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隔水管边管内检测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水管边管内检测器,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在不拆浮力块的情况下,能对隔水管边管实现快速、高效的检测,从而提高检测时效,降低作业成本。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隔水管边管内检测器,包括:
纵长的中心轴,其具有相对的前端和后端,所述前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后端设置有插头端座;沿着所述中心轴的纵长方向套设在所述连接头和插头端座之间的至少两个检测环,所述检测环包括:
间隔预定距离套设在所述中心轴上的两个滑套;
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套连接的多个弹性件,多个所述弹性件沿着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所述弹性件具有面对待测管壁的安装面;
固定在所述安装面上的传感器盒,所述传感器盒内设置有传感器;
相邻两个所述检测环的传感器错位分布,且所有传感器能在圆周方向形成完整的覆盖面。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心轴上靠近所述前端、后端至少之一的位置设置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上设置有调节螺母,所述检测环与所述调节螺母之间设置有压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环包括:前检测环和后检测环,所述前检测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端部滑套和第一中间滑套,所述后检测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中间滑套和第二端部滑套;所述第一中间滑套和第二中间滑套之间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中间滑套上设置有间隔交错的第一齿,所述第二中间滑套上设置间隔角度的第二齿,所述第一齿和第二齿交错卡合形成卡合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49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