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成膜和高阻隔性硅烷改性类建筑密封胶的底涂剂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92505.4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74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娄从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娄从江 |
主分类号: | C09D201/00 | 分类号: | C09D201/00;C09D115/00;C09D7/63 |
代理公司: | 南京冠誉至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26 | 代理人: | 夏恒霞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速成 阻隔 硅烷 改性 建筑 密封胶 底涂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成膜和高阻隔性硅烷改性类建筑密封胶的底涂剂,以质量百分数计,其包含:4%至45%硅氧烷基改性聚合物(A),3%至30%底涂剂交联剂(B),2%至22%反应性成膜树脂(F),0.5%至10%硅烷偶联剂(C)、0.001%~2%催化剂(D)以及10%~90%溶剂(E)。该底涂组合物可用于预处理由硅烷改性类建筑密封胶接合的多孔基材,施涂后随着溶剂挥发,反应性成膜树脂(F)能够在基材表面快速成膜,其反应性基团能够和烷氧基改性聚合物(A)和交联剂(B)遇潮气在催化剂存在下水解、交联,固化后具有优异的阻隔性,封孔性,可适用于市售的大部分硅烷改性类密封胶,如改性硅酮(MS),硅烷封端聚氨酯(SPU),硅烷封端聚醚(STPE)等密封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底涂剂,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成膜和高阻隔性的用于硅烷改性类建筑密封胶的底涂剂;属于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密封胶是用来将不同的建筑材料牢固粘贴在一起的粘结剂,大多具有良好的粘性。但是由于粘接对象的广泛性、多样性,以及使用条件的不确定性,致使建筑用密封胶在现实使用时需要使用底涂剂(或底涂液)来提高密封胶与基材的粘接效果,而且实践也证明在一些对粘接效果要求比较高的粘接部位,使用底涂剂可以取得满意的粘接强度和粘接稳定性。
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致力于对底涂剂的性能进行优化改进。如PCT申请WO2007/035255公布的增粘剂组合物,其有利地用于改善甲硅烷基化聚合物类密封剂/粘合剂/涂料在各种基材如湿或干混凝土上的粘合。申请号为2014108307412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布了一种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用底涂液及其制备方法,可直接涂敷在被粘结基材上,数分钟后在基材表面进行施胶工艺,可增强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与基材之间的粘结强度,即使基材长时间泡水,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也完全粘结在基材上,但是有机硅树脂极性高,该底涂液存在低温柔韧性差且与硅烷改性类密封胶粘接的相容性差的缺点。公布号为CN107474726A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底漆,其耐水性和耐水解性差,特别是混凝土遇水以后的碱性,使其在长期有水的环境下,增加了粘接失效的风险。
混凝土粘接界面由于混凝土的配方不同、含水率不同,其孔隙率、孔隙大小和深浅均有不同。特别是对于陈旧的混凝土表面,其颗粒松散、孔隙较大,底涂施加后会迅速渗透至混凝土内部,很难在粘接界面成膜,使得混凝土在粘接界面裸露,底涂剂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封孔性和界面成膜的阻隔性,一方面阻止混凝土遇水后产生的碱水、水溶物通过混凝土的孔隙由于虹吸效应迁移至粘接界面,对粘接界面产生侵蚀;另一方面,密封胶配方中的非反应性增塑剂由于环境条件变化析出至粘接界面,也会对对粘接界面产生侵蚀,从而破坏密封胶与混凝土之间的粘接,导致密封失效,产生漏水、渗水事故。
鉴于上述原因,有必要开发一种快速成膜和高阻隔性的用于硅烷改性类建筑密封胶的底涂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成膜和高阻隔性的用于硅烷改性类建筑密封胶的底涂剂组合物,该组合物通过聚合物结构设计在主链结构中引入大量的非极性聚烯烃链段,使得底涂组合物遇空气中的湿气固化后具有优异的耐水性和耐水解性,另外加入线性或者轻度枝化的固态可溶或可熔的含烷氧基硅基的聚合物作为成膜树脂,从而能够保证底涂涂刷后能够快速封孔并成膜,并具有高效的阻隔性,阻止混凝土或者密封胶中的迁移组分对粘接界面的侵蚀,从而保证密封胶在外墙防水密封中具有长期的粘接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硅烷改性类建筑密封胶的底涂剂,其特征在于,包括:
4%至45%质量百分比的烷氧基改性聚合物(A),
3%至30%质量百分比的底涂剂交联剂(B),
2%至22%质量百分比的反应性成膜树脂(F)(去除溶剂的量),
0.5%~10%质量百分比的硅烷偶联剂(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娄从江,未经娄从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25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