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可靠的智能分支电缆连接箱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91989.0 | 申请日: | 2018-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7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 发明(设计)人: | 丁永昌;于洪雷;丁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照永昌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5/10 | 分类号: | H02G15/10;H02G15/16;H02G15/117;H02G15/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800 山东省日照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并沟线夹 电缆连接箱 分支电缆 智能分支 主电缆 漏电流检测电路 欠电压检测电路 温度检测电路 无线通信装置 安全系数 安全检测 报警信号 获取信息 现代建筑 远程监视 智能连接 主控制板 楼层 穿过 火灾 | ||
一种安全可靠的智能分支电缆连接箱,包括箱体,主电缆,分支电缆,并沟线夹,主控制板,无线通信装置,其中主电缆UVWO穿过并沟线夹,分支电缆UVWO与并沟线夹连接。通过在箱体中设定温度检测电路、欠电压检测电路、漏电流检测电路进行各方面的安全检测,并设置远程监视,及时获取信息。本智能连接箱性能稳定,可随时发出报警信号,解决了现代建筑中楼层安全系数低,易发生火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力自动化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安全可靠的智能分支电缆连接箱。
背景技术
目前现代建筑中,电气分支电缆大部分为预分支电缆,造价高、数据采集麻烦,并且电气竖井的空间比较狭小,内部各种强弱电设备及电缆的载体等占用较大空间,给安装过程及今后的维修带来了不便,尤为重要的是不便于后续电力线缆扩展。近年来穿刺线夹解决了以上矛盾,但是因质量和安装问题造成故障率高,火灾发生比例因此上升,国内大部分地区消防和有关部门已禁止使用。
本发明的采用并沟线夹完成导线的平行接续,进行电气传递。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代建筑楼层电气分支电缆大部分为预分支电缆,安全系数低,易发生火灾的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我们发明了智能分支电缆连接箱。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诸多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特制的并沟线夹和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为主的智能分支电缆连接箱,系统主要包括箱体,主电缆UVW0,分支电缆UVW0,并沟线夹,主控制板,无线通信装置。其中,并沟线夹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铁、铜、铝等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并沟线夹包括上夹片、下夹片,夹片两端均是半圆形,中间为一字型,两个夹片结合在一起后,形成两个沟槽。主电缆与并沟线夹的一个沟槽连接,分支电缆与另一个沟槽连接,并沟线夹的上夹片、下夹片合在一起后,中间通过螺栓螺母固定。为了安全防止意外触电,并沟线夹固定在绝缘板上,与箱体外壳分离不接触。此方案中主电缆不用断开,开皮后,直接安装到并沟线夹的一侧,并沟线夹的另一侧是分支电缆的出线。
分支电缆从并沟线夹出来之后,经过漏电检测装置,用来检测分支电缆是否有漏电现象。如存在漏电现象,则发出报警信息或者/并通过空气开关切断电气线路。
并沟线夹上的电压、温度取样点分别与主控制板上的电压监测电路、温度检测装置进行连接,以对并沟线夹的整体进行电压检测和温度检测。电压与温度的实时数据监控,可以提示工作人员电缆各个部位运行是否稳定、安全。
上述,漏电流检测、温度监测、电压检测的电路均布设在主控制板上,监测到的数据信息实时通过无线通讯装置向外传输。智能分支电缆连接箱的外面还设置了天线,确保数据信号可以传达给指定监测站。
箱体外还设有固定孔位,工作人员可将智能连接箱方便固定在需要的合适位置。
所述漏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空心铁芯,控制线圈,放大器,单片机,所述控制线圈缠绕在空心铁芯上,控制线圈两端分别于运算放大器连接,运算放大器与单片机连接,所述分支电缆穿过空心铁芯
智能分支电缆连接箱的研制,解决了电气进户电缆大部分为预分支电缆,并且电气竖井的空间比较狭小,内部各种强弱电设备及电缆的载体等占用较大空间,给安装过程及今后的维修带来不便,尤其是不便于进行后续电力线缆扩展的问题,并且杜绝了预分支电缆接头、穿刺式分支电缆接头在电井中会受到高温以及灰尘影响,易火灾发生被烧毁的问题。其中,内设的数据传输功能解决了数据采集难的问题,方便研究人员随时采集各种相关数据。通过对本项目的实施,将会带来可观的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分支电缆连接箱示意图。
图2为并沟线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照永昌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日照永昌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19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