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蒸发结晶的装置、维生素B6的结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289985.9 | 申请日: | 2018-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92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龙;鲁国彬;陈卫勇;李浩然;黄顺礼;沈自强;李俊豪;刘晓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新和成精化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9/02 | 分类号: | B01D9/02;C07D213/67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李丽华 |
| 地址: | 312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蒸发 结晶 装置 维生素 b6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蒸发结晶的装置,该用于蒸发结晶的装置包括蒸发容器、结晶容器,所述用于蒸发结晶的装置还包括第一循环单元及第二循环单元,所述第一循环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分管、第一循环泵、第一循环进管;所述第二循环单元包括所述依次连接的第二分管、第二循环泵、加热器及第二循环进管,所述第一循环进管及第二循环进管连于所述蒸发容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维生素B6的结晶方法。该方法设置了额外的第一循环回路,而将第一细晶重新导入蒸发容器作为晶核,生长得到更大的第二颗粒及诱导得到更多以及更均匀的第二颗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工艺改进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蒸发结晶的装置及维生素B6的结晶方法。
背景技术
维生素B6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之一,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维生素B6缺乏症,还广泛用作食品、饲料添加剂,市场需求量大。
目前,维生素B6结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a)通常的方法(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4,35(1):1-2)为:将维生素B6 粗品溶于纯化水,加入活性炭脱色两次后将滤液浓缩,冷却析晶,得到第一次结晶。然后将第一次结晶再溶于水,加入活性炭脱色,进行第三次脱色后,浓缩滤液,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得产品。通过该工艺制备的产品晶型差、颗粒较大,40目通过率不足40%,必须粉碎处理。且粉碎后的产品晶体不规整、流动性差、难以满足客户需要。
b)中国发明申请CN102295598A公开了一种维生素B6的结晶方法,该方法首先将100g维生素B6粗品溶于水,经活性炭脱色后向滤液中加入300~600mL 乙醇,析晶,过滤,滤饼用乙醇洗涤,干燥得产品。依此方法虽然可得到小颗粒、粒度均匀的晶体,但结晶使用大量的乙醇,工业上回收乙醇成本高,不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c)中国发明申请CN104710352A公开了一种维生素B6的结晶方法,具体为:将维生素B6粗品溶于水,进行脱色后,浓缩滤液,浓缩液加热至50~100℃溶清,再将该溶清的浓缩液滴入0-40℃的维生素B6精品饱和水溶液中,搅拌析晶得产品。该方法虽然可得到颗粒较小、流动性好的晶体,但是将热的浓缩液滴入冷的饱和溶液中,由于温度骤降,晶体的生长跟不上过饱和度的增加,造成溶液中过饱和度累积,晶核产生过多过快,使得晶体包裹杂质,影响晶体质量。另一方面,该方法每次结晶都必须消耗粗品量10~50%的精品,精制总收率低(算上消耗的精品后结晶收率低于60%),经济成本高。
综上,维生素B6结晶生产目前大多采用间歇操作方式,如蒸发结晶、冷却结晶以及溶析结晶等,设备需求量多、投资大、生产效率低,晶体粒径难以控制,须经粉碎处理,粉碎后的晶体流动性差,易团聚,无法达到加工要求。间歇结晶操作还存在不同批次间产品质量差异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直接获得高纯度、晶粒均匀规整且大小可控的维生素B6的结晶方法,以及用于蒸发结晶的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结晶的用于蒸发结晶的装置,其包括:
蒸发容器,所述蒸发容器用于将溶剂蒸发,所述蒸发容器的底部设置导流管,所述蒸发容器的顶部还设置有蒸发气体出口;
结晶容器,所述结晶容器用于结晶,所述结晶容器位于所述蒸发容器的下方,所述导流管伸至所述结晶容器内,并与结晶容器相连通,所述结晶容器的底部设有晶浆出料口;其中,
所述结晶容器的侧壁连有循环物料出管,所述循环物料出管分叉成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
所述用于蒸发结晶的装置还包括第一循环单元及第二循环单元,所述第一循环单元包括所述第一分管、第一循环泵、第一循环进管,所述第一分管与该第一循环泵连接;所述第一循环进管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循环进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循环泵相连,所述第一循环进管的第二端连于所述蒸发容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新和成精化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新和成精化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99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