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控制波纹板边波平整度的方法及其制作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84010.7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8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俞智登;俞保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宝登合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3/04 | 分类号: | B21D13/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天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蒋何栋 |
地址: | 2142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控制 波纹 板边波 平整 方法 及其 制作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连续控制波纹板边波平整度的方法,将波纹板卡入一对平行的波纹板制作模具中,保持波纹板于波纹板制作模具的两端压片外存在8~12mm的延伸边,运行波纹板制作模具对波纹板进行若干次辊压,将与波纹板延伸边连接段辊压成圆弧形;将圆弧形连接处进行整平后对波纹板延伸边进行裁剪,保留整平后的波纹板圆弧形连接处为两侧边。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波纹板的制作模具。本发明是针对于任何厚薄波纹板波形及波数,满足波纹板两侧边波平整度的可控性及一致性,对于板材厚度≤0.6mm,边波宽度≥30mm的产品边波控制尤为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加工领域,具体涉及连续控制波纹板边波平整度的方法及其制作模具。
背景技术
在冷弯成型领域中,通常是将板材用辊轮模具进行逐道次的轧制,使板材两侧均匀收缩,最后成型出各种形状的产品,称为冷弯成型或辊压成型。
波纹板是冷弯行业中的一种常见产品,随着轨道车辆技术的不断发展,不锈钢车体已基本上取代了碳钢车体。波纹板作为不锈钢车体重要的承载结构部件,经过不断的轻量化设计,已经由以往的1.2mm减薄到0.6mm。但对于一些薄形宽边波纹板, 边波的平整度问题一直的行业中的一个难点。目前,波纹板需要通过多道次模具辊压成型。在对波纹板边波成型的最后几道次,一般采用两侧圆弧整体压边与两侧角度整体压边的方法进行边波的调整,有些甚至用气动液压方式对边波进行拉伸处理(如图2),但效果往往不理想,原因在于受应力影响边波无法消除或只能间断性消除,无法有效连续性的控制边波的平整度。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连续控制波纹板边波平整度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公开上述方法的制作模具。
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具体是这样来完成的:连续控制波纹板边波平整度的方法,将波纹板卡入一对平行的波纹板制作模具中,保持波纹板于波纹板制作模具的两端压片外存在8~12mm的延伸边,运行波纹板制作模具对波纹板进行若干次辊压,将与波纹板延伸边连接段辊压成圆弧形;将圆弧形连接处进行整平后对波纹板延伸边进行裁剪,保留整平后的波纹板圆弧形连接处为两侧边。
其中,所述波纹板厚度≤0.6mm,边波宽度≥30mm。
其中,所述延伸边进行弯折后进入波纹板制作模具辊压。
其中,所述波纹板延伸边辊压成圆弧形时,压延深度是6~8mm。
用于连续控制波纹板边波平整度的波纹板制作模具,包括具有若干压片的上辊轮模具及具有容纳上辊轮压片的凹槽的下辊轮模具,当上辊轮模具与下辊轮模具辊压时,所述压片与凹槽之间存在间距,所述上辊轮模具包括间隔设置的压片及贯穿连接压片的一号转动轴,所述下辊轮模具包括二号转动轴及间隔设置在二号转动轴上的凹槽,所述各个压片与凹槽的形状对应;所述上辊轮模具两端最外侧压片底部边缘为圆弧形,且该压片外侧各设置一个一号固定盘;所述下辊轮模具最外侧对应一号固定盘位置设有二号固定盘,且当上辊轮模具与下辊轮模具辊压时,一号固定盘与二号固定盘之间存在间距。
其中,所述压片与凹槽之间的间距≤0.6mm,所述一号固定盘与二号固定盘之间的间距≤0.6mm。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传统技术相比,存在以下优点:
(1)本发明是针对于任何厚薄波纹板波形及波数,满足波纹板两侧边波平整度的可控性及一致性,对于板材厚度≤0.6mm,边波宽度≥30mm的产品边波控制尤为明显;
(2)本发明对波纹板成型的最后三道工序进行改进,首先在波纹板外侧设计一段延长边,并且将与延长边连接段设计为圆弧段,该圆弧段为波纹板成型后外沿,接着对该圆弧段进行平整,由于受应力影响,此时波纹板的最外侧边即延长边会出现不规则波纹等等,因此,当圆弧段平整后进行对延长边剪裁即可,之前的圆弧段则成为成型后波纹板的两侧外沿,很好避免了波纹板边缘不平整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宝登合金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宝登合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40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