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灼热丝起燃温度的增强阻燃尼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82550.1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13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雷华爱;危贵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华邦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L25/06;C08K13/04;C08K3/22;C08K5/03;C08K5/3492;C08J5/04 |
代理公司: | 中山颖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7 | 代理人: | 钟作亮 |
地址: | 528478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灼热 丝起燃 温度 增强 阻燃 尼龙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灼热丝起燃温度的增强阻燃尼龙组合物,包括如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聚酰胺66树脂35~53份、复合阻燃剂15~25份、灼热丝起燃温度提高剂5~10份、玻璃纤维25~30份、抗氧剂0.2~1份、润滑剂0.3~1份。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可显著提高耐灼热丝起燃温度(GWIT),同时保留了溴锑阻燃尼龙组合物优秀的耐温性能、加工性能及着色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高灼热丝起燃温度的增强阻燃尼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增强尼龙具有优良的机械强度、冲击性能、耐热性、耐磨性,而且具有绝缘性能好、相对密度低、加工简单等特点,目前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通讯设备和机电设备等领域。不过尼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易燃,容易引起火灾,而电气设备在使用中不可避免存在短路、过载等故障风险,导致发热、火花,进而可能引起火灾隐患,因此对电气设备使用的尼龙大多要求较高的垂直燃烧性能和耐灼热丝起燃温度(GWIT)。
溴锑协效阻燃剂,是目前尼龙中应用最广的阻燃体系,具有相对较高的耐温性能、优秀的加工性,且可以用于各种颜色制品,但溴锑阻燃尼龙耐灼热丝效果一般较低,一般只能达到GWIT 750~850℃,无法满足很多电气场合应用。CN 102604375 A公开了一种低成本高阻燃增强聚酰胺,其组成按质量百分比为:尼龙树脂40-60%、主阻燃剂10-25%、阻燃增效剂1-15%、玻璃纤维10-40%、其它助剂0.8-5.6%;该低成本高阻燃增强聚酰胺能够达到阻燃UL94V0,灼热丝850℃不起燃,CTI可到350V,但难以通过灼热丝900℃测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阻燃性指物质具有的或材料经处理后具有的明显推迟火焰蔓延的性质。能提高灼热丝起燃温度可以增强阻燃性,但能增强阻燃性的物质不一定能提高灼热丝起燃温度。
因此,提供一种耐较高灼热丝起燃温度的溴锑阻燃尼龙组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发明人通过大量试验对复合阻燃剂和灼热丝起燃温度提高剂的成分进行筛选和复配,预料不到的发现:通过加入一定量的特定灼热丝起燃温度提高剂可显著提高耐灼热丝起燃温度(GWIT),同时保留了溴锑阻燃尼龙组合物优秀的耐温性能、加工性能及着色性能。基于上述发现,从而完成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来进一步体现和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灼热丝起燃温度的增强阻燃尼龙组合物,包括如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聚酰胺66树脂35~53份、复合阻燃剂15~25份、灼热丝起燃温度提高剂5~10份、玻璃纤维25~30份、抗氧剂0.2~1份、润滑剂0.3~1份;
所述复合阻燃剂由十溴二苯乙烷和/或溴化聚苯乙烯与三氧化二锑按4~5:1的质量比组成;所述灼热丝起燃温度提高剂选自氢氧化镁、勃母石、水滑石、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磷酸锆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组分及其质量份数,是发明人通过大量试验确定的,使本发明提供的增强阻燃尼龙组合物具有高灼热丝起燃温度,能通过灼热丝900℃测试,甚至通过灼热丝960℃测试。聚酰胺66树脂即聚己二酰己二胺;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属于高效膨胀型阻燃剂,具有无卤、低毒、低烟、低成本等优点,在尼龙组合物中被广泛用作阻燃剂,而本发明发现少量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可在溴锑阻燃尼龙组合物中起到提高耐灼热丝起燃温度的作用;加入较高含量的玻璃纤维,可提高尼龙组合物的力学性能,但同时会对耐灼热丝起燃温度造成影响,本发明通过加入一定量的特定灼热丝起燃温度提高剂可实现力学性能和耐灼热丝起燃性能的兼顾,获得优异的综合性能。
优选地,所述的高灼热丝起燃温度的增强阻燃尼龙组合物,包括如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聚酰胺66树脂40~48份、复合阻燃剂16~22份、灼热丝起燃温度提高剂6~10份、玻璃纤维25~30份、抗氧剂0.2~0.6份、润滑剂0.3~0.8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华邦塑料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华邦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25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