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波热风射流协同干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80252.9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5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饶宾期;吴敏;卢锡龙;苏小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饶宾期 |
主分类号: | C02F11/13 | 分类号: | C02F11/13;B01D50/00;F25B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7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 热风射流 高压机械脱水 协同 干化 污泥调理装置 螺旋输送机 干化装置 出泥口 干燥箱 挤条机 污泥 机械压滤脱水 除湿加热 多级利用 干燥效率 高速冲击 内部循环 射流装置 预热处理 转换过程 超高压 低能耗 进料口 进泥口 挤条 泥饼 热风 射流 湿热 脱水 破碎 | ||
1.一种微波热风射流协同干化方法,基于微波热风射流协同干化装置,所述微波热风射流协同干化装置包括高压机械脱水装置(5)、螺旋输送机(6)、挤条机(7)和干燥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热风射流协同干化装置还包括微波污泥调理装置(4)、射流装置(8)和除湿加热装置(3),所述除湿加热装置(3)为双压缩机双冷凝器系统,所述微波污泥调理装置(4)上设有污泥进泥口和出泥口,污泥经过微波的预加热处理后到达出泥口,所述出泥口通过管道与高压机械脱水装置(5)的进料口相连;所述高压机械脱水装置(5)对污泥进行超高压力脱水,并输出脱水后的泥饼,所述螺旋输送机(6)设置在高压机械脱水装置(5)的出泥口的下方,所述干燥箱(2)与螺旋输送机(6)之间设置挤条机(7),所述挤条机(7)处理后的污泥进入干燥箱(2),污泥在所述射流装置(8)和微波热风加热装置联合作用下进行干化,所述干燥箱(2)的出风口与除湿加热装置(3)的进风口相连接,所述除湿加热装置(3)对饱和湿度空气进行除湿干燥,所述除湿加热装置(3)出风口通过管道(1)与干燥箱(2)进风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热风射流协同干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装置(8)分别布置在干燥箱(2)的进泥口附近和干燥箱内的多层输送带的落料处,所述射流装置包括射流喷嘴(8-1)和射流物料箱(8-2),所述射流喷嘴(8-1)设置在射流物料箱(8-2)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射流物料箱(8-2)污泥出口处设有匀料闸板,所述匀料闸板在一定范围内调节高度,所述高度根据污泥落料厚度来决定,利用高度差将污泥进行刮平抹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热风射流协同干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干燥箱(2)内形成内部空气湿度提升系统,所述内部空气湿度提升系统包括内部循环风机(2-11)、射流管道(2-6)、温湿度传感器(2-4)、入口阀(9)、进气阀(2-12)和出风阀(2-8),所述射流管道(2-6)通过入口阀(9)与除湿加热装置(3)的热风出风口连接,所述射流管道的出风口分别和射流装置(8)、内部循环风机(2-11)相通,所述射流装置(8)与内部循环风机(2-11)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内部循环风机(2-11)设置在最后一层输送带的上方,所述温湿度传感器(2-4)布置在干燥箱(2)中每一层输送带的上方,用于检测输送带上方空气湿度饱和度及温度,空气湿度未达到饱和时,则入口阀(9)、进气阀(2-12)和出风阀(2-8)关闭,排风风机(2-7)、干燥箱输送带、挤条机(7)停止工作,所述内部循环风机(2-11)和射流装置(8)开始工作,所述内部循环风机(2-11)加速内部热风循环,所述射流器(8-1)加速热风与污泥接触速率,加快空气含湿度达到饱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热风射流协同干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污泥调理装置(4)包括污泥进料泵、热风管道(4-1)、微波发生器(4-2)、污泥管道(4-3)、波导管(4-4)和微波加热腔(4-5),所述的微波加热腔(4-5)为金属材料制成的封闭型腔体,所述的污泥管道(4-3)由透波性强的材料制成,污泥管道成“S”型布置在微波加热腔(4-5)中,所述微波发生器(4-2)为上下对称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波热风射流协同干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污泥调理装置(4)中微波加热腔(4-5)、余热回收装置(2-2)通过热风管道与预热装置(2-10)相通,所述预热装置(2-10)进风口设有风机,所述风机利用负压原理将微波加热腔(4-5)和余热回收装置(2-2)中的热量通过热风管道传递到预热装置(2-10)中;所述波导管(4-4)将微波污泥调理装置(4)内发生的微波输入到干燥箱(2)内进行微波加热,所述干燥箱(2)内每层输送带上设有相应的出口,所述出口与导波管(4-4)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饶宾期,未经饶宾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025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