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色双孢蘑菇菌盖损伤褐变的量化评价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279931.4 申请日: 2018-10-30
公开(公告)号: CN109211815A 公开(公告)日: 2019-01-15
发明(设计)人: 陈美元;廖剑华;蔡志欣;郭仲杰;卢园萍;卢政辉;施肖堃;王泽生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福建省蘑菇菌种研究推广站)
主分类号: G01N21/31 分类号: G01N21/31
代理公司: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代理人: 蔡学俊
地址: 350014 福建***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褐变 双孢蘑菇 菌盖 损伤 菌株 抗损伤 量化评价 杂交育种 吸光 种质资源评价 强弱 匀浆上清液 不确定性 数值量化 颜色比对 数值化 主观性 深浅 辨别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白色双孢蘑菇菌盖损伤褐变的量化评价方法。利用双孢蘑菇菌盖匀浆上清液的吸光值大小对白色双孢蘑菇损伤褐变程度进行数值量化评价,吸光值越小代表褐变程度越轻、菌株抗损伤褐变能力越强,吸光值越大代表褐变程度越深、菌株抗损伤褐变能力越弱。本发明的方法用于量化评价白色双孢蘑菇的菌盖损伤褐变深浅及菌株抗损伤褐变能力强弱,把菌盖损伤褐变的程度数值化,有效避免了一般方法中把菌盖损伤褐变程度分为若干等级、依靠肉眼辨别或照片颜色比对判断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在双孢蘑菇种质资源评价及杂交育种中可准确鉴定和评价不同菌株的菌盖损伤褐变程度及菌株抗损伤褐变能力强弱,提高了双孢蘑菇杂交育种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农艺性状评价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白色双孢蘑菇菌盖损伤褐变的量化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双孢蘑菇是世界性广泛栽培的食用菌,也是我国的大宗食用菌之一,2017年全国双孢蘑菇总产量达337万吨(其中白色双孢蘑菇占比95%以上,棕色双孢蘑菇比例很小,本申请书提及的双孢蘑菇均指白色双孢蘑菇),占世界年产量50%以上,年产值近300亿元人民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双孢蘑菇在采收时接触或刮擦、采后移动和运输中菇体相互挤压碰撞、以及加工处理等过程中容易发生褐变,其原因本质上有酶促褐变和非酶促褐变,其中又以多酚氧化酶(PPO)引起的酶促褐变为主,在接触损伤或采收一段时间后,酶在空气中的氧气作用下,把细胞内的底物酚类物质转变为醌类物质,使蘑菇发生褐变。不同的双孢蘑菇菌株因其PPO等酶的活性及底物浓度差异,具有不同的抗褐变能力,表现在接触、损伤或货架上褐变程度的差异。双孢蘑菇褐变不仅影响鲜菇产品外观质量,也降低了感官品质和内在营养价值。部分菇农和菇贩为了保持鲜菇外观,不惜违规使用保鲜剂如焦亚硫酸钠溶液,个别甚至使用了违禁物荧光增白剂,对消费者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具有较强抗褐变能力的双孢蘑菇种质资源及新品种对我国的双孢蘑菇产业至关重要。

本单位双孢蘑菇育种团队致力于通过杂交育种技术进行双孢蘑菇各类新品种的选育,具有较强的抗褐变能力是各类品种的共同要求。之前本单位及其他单位公开的双孢蘑菇褐变评价方法一般是把菌盖损伤褐变程度从浅到深分为若干等级,依靠肉眼辨别或照片颜色比对判断,或用电脑颜色识别软件辅助判断,但都存在主观性,没有数值化不能分辨出较小的褐变程度差别,评价结果不够精确。也有报道使用色度仪(白度仪)对菇体表面的洁白度及采后褐变程度进行测定,通过方程式建立二者相关性的方式进行判断。本发明人通过大量的试验和验证,发现白色双孢蘑菇菌盖匀浆上清液在一定波长下的吸光值与菌盖损伤褐变后的颜色深浅存在很强的对应关系,找到了一种能用于评价白色双孢蘑菇损伤褐变的量化评价方法。本发明的方法用于量化评价白色双孢蘑菇的菌盖损伤褐变深浅及菌株抗损伤褐变能力强弱,把菌盖损伤褐变的程度数值化,有效避免了之前通过褐变程度分级和颜色比对识别存在的主观差异和不确定性,在双孢蘑菇种质资源评价及杂交育种中可准确鉴定和评价不同菌株的菌盖损伤褐变程度及菌株抗损伤褐变能力强弱。这对杂交育种中抗褐变亲本选择与杂交子跟踪鉴定、提高育种效率有重要的意义,对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寻找双孢蘑菇抗损伤褐变相关基因所必需的各菌株菌盖损伤褐变的量化数值也可以提供,也有利于今后开发抗褐变相关基因或分子标记应用于辅助杂交育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双孢蘑菇菌盖匀浆上清液吸光值与其损伤褐变程度的对应关系,建立一种白色双孢蘑菇菌盖损伤褐变的量化评价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为一种白色双孢蘑菇菌盖损伤褐变的量化评价方法,是利用双孢蘑菇菌盖匀浆上清液的吸光值大小对双孢蘑菇损伤褐变程度进行数值量化评价。

具体方法为:切取并称量白色双孢蘑菇采收期鲜菇菌盖组织10g(不能含菌褶、不能含菌柄、不能使用整菇,否则因菌褶带有颜色,或菌柄褐变与菌盖存在不一致情况,会导致结果关联性不强),室温下研磨成匀浆(可使用研钵或小型组织捣碎机、匀浆机等),使用离心机室温10000g离心10min,取上清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福建省蘑菇菌种研究推广站),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福建省蘑菇菌种研究推广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99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