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按钮式的微动开关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79550.6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1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卢建昆;羊建伟;舒斯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林积为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12 | 分类号: | H01H13/12;H01H13/1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张作林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压 微动开关 按钮式 按压机构 回弹 联动部件 配合接触 生产效率 异常现象 运动幅度 传动 壳体 拉簧 翘片 生产成本 装配 组装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钮式的微动开关;包括分别设置于壳体上的按压机构和切换机构,所述按压机构可传动地与所述切换机构相互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为: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按钮式的微动开关,通过使用简便的拉簧配合接触片和翘片形成按压和回弹的结构,能够避免产品按压无回弹的异常现象,其结构简单,在按压过程中联动部件数量和运动幅度小,有效提高产品整体的耐久度,且其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和组装,减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能有效改善漏装配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关,特指一种用于刹车系统上的按钮式的微动开关。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在不同的产品中均大量使用到电子开关,其中按压开关为使用最普遍的部件之一,目前的按压开关由于其结构设计,容易在按压后发生不回弹的缺陷,并且其零件存在较严重的耐久性NG风险,且结构复杂,不便于生产和组装,容易发生漏装配件的风险,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实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开关,特指一种用于刹车系统上的按钮式的微动开关。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按钮式的微动开关,包括分别设置于壳体上的按压机构和切换机构,所述按压机构可传动地与所述切换机构相互连接。
其中,所述按压机构包括固定座、推柄及外罩,所述固定座设置有定位孔,所述推柄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定位孔上,所述外罩套设于所述推柄外侧,所述推柄包括一体成型的推杆和压块,所述推杆通过所述定位孔延伸并外露于所述外壳上,所述压块可滑动按压地与所述切换机构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固定座内侧设置有滑槽,所述压块设置有导滑块,所述导滑块卡设于所述滑槽中,使所述压块能沿着所述滑槽可滑动地设置于固定座中。
其中,所述切换机构包括设置于底座上的接触片、拉簧及翘片,所述接触片设置有第一牵引孔,所述翘片设置有第二牵引孔,所述拉簧的其中一端挂设于所述第一牵引孔上,另一端挂设于所述第二牵引孔上。
其中,所述底座其中一侧设置有第一导电部,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导电部和卡接部,所述接触片的其中一端可滑动地夹设于所述第一导电部上,另一端夹设于所述第二导电部上,所述翘片可摆动地扣设于所述卡接部上,所述卡接部设置有挡块,所述接触片和所述翘片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导电部的两侧。
其中,所述翘片其中一端设置有压片,另一端设置有支脚。
其中,所述挡块设置有倾斜面。
其中,所述外壳包括顶盖和底壳,所述顶盖与所述底壳通过超声波相互熔接,所述顶盖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按压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为: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按钮式的微动开关,通过使用简便的拉簧配合接触片和翘片形成按压和回弹的结构,能够避免产品按压无回弹的异常现象,其结构简单,在按压过程中联动部件数量和运动幅度小,有效提高产品整体的耐久度,且其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和组装,减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能有效改善漏装配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按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推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切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翘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接触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林积为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林积为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95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