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花生脱壳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77658.1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59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江知保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N5/01 | 分类号: | A23N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晋***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生 脱壳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生脱壳设备,其包括:第一壳体,其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圆盘,其设于第一部分的上端的中部;第一筒体,其设置于第一部分内;分料台,其上部位于第一部分内,下部选择性地位于第一部分内或第二部分内;脱壳机构,其包括旋转体、第二筒体、第一弹簧以及多个挤压部件;第一分离机构,其包括第二壳体、螺杆、第一收料盒以及第一鼓风机。本发明能够调节对花生的挤压力度,提高花生破壳效率,降低花生果仁的破损率,且能够将花生果仁和花生壳较彻底的分离,便于花生果仁和花生壳的收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副产品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花生脱壳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场合下需要将花生剥壳,对花生仁进行深加工,从目前国内外的整体加工水平看,只有当花生作为油料加工时用的是机器对花生荚果进行脱壳,其余的仍旧是通过人工来对花生荚果进行脱壳的。人工脱壳虽然可以保证花生仁的破损率,但其缺点很大,如劳动力、损失率都很高,作业效率底下,这些缺点都是农民解决不了的难题。
如果使用高效率的花生脱壳设备,所有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并且花生脱壳设备的效率将会是人工进行脱壳效率的四十倍以上,大大的缩短了脱壳时间。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花生脱壳设备中对花生挤压力度是始终保持不变的,无法统一满足大小不一的花生果,如此一来,出现花生米破损率高、小壳剥不净;且现有的花生脱壳设备对花生果仁和花生壳的分离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花生脱壳设备,能够调节对花生的挤压力度,提高花生破壳效率,降低花生果仁的破损率,且能够将花生果仁和花生壳较彻底的分离,便于花生果仁和花生壳的收集。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花生脱壳设备,其包括:
第一壳体,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相互连通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均为中空圆台结构,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部分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所述第二部分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所述第三部分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所述第一部分的顶部敞口;所述第三部分的底面为栅格网状结构,所述第三部分的底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出料斗;所述第三部分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个凸起;
圆盘,其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上端的中部,所述圆盘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内侧壁间相隔一定距离,所述圆盘上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根第一连接杆,任一第一连接杆的远离圆盘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第一筒体,其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内,且为中空的圆筒体形,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同轴设置,且其顶部与所述圆盘的底部固定连接;
分料台,其上部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内,下部选择性地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内或所述第二部分内,所述分料台位于所述第一筒体的下方,所述分料台为直径上小下大的圆台结构,且与所述第一部分同轴设置,所述分料台的顶部固设有第一转轴,底部转动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均与所述分料台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转轴的上部插入所述第一筒体内,所述第一筒体不限制所述第一转轴的上下滑动;
脱壳机构,其包括:
旋转体,其为设置于所述第三部分内的圆台结构,且与所述第三部分同轴设置,所述旋转体的直径上大下小,且内部中空;所述旋转体与所述第三部分的底面转动连接,且在动力的驱动下转动;所述旋转体的侧壁上间隔设有多个沿水平方向贯穿其侧壁的方形的第一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江知保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晋江知保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76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剥壳效率高的花生剥壳机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的核桃去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