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卫通和散射通信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76228.8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7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亢润东;全亮;李德志;任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H04B1/401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射 一体化装置 散射通信 功率放大器 自适应均衡 波导网络 时间分集 视距通信 通信装置 维修方便 信号接收 低成本 调解器 上变频 设备量 收信机 体积小 加装 宽带 时域 天线 一体化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通和散射通信一体化装置,通过共用卫通BUC(上变频功率放大器)及卫通天线,增配散射调解器、收信机,并设计增加一体化的波导网络,散射时间分集信号接收时采用时域自适应均衡方式,实现了具有卫通和散射两种宽带超视距通信模式的一种低成本通信装置。本发明具有集成程度高,设备量少、体积小,性能稳定可靠,维修方便等特点,不管是新建站型还是在移动VAST站上进行后期加装,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卫通和散射通信一体化装置,它具备散射/卫通两种通信手段,可根据使用环境灵活选择其一,具有设备结构紧凑、成本低、安装方便的特点,适合推广应用于具有超视距通信需求的场合。
背景技术
卫星通信与对流层散射通信是主要的两种无线宽带超视距通信手段。卫星通信容量大、距离远、不易受地理条件限制,但有时受限于卫星资源等。散射通信容量大、单跳跨距远、可全天候进行通信,但有时受限于通信路径上的高大障碍物阻挡。这两种通信方式使用特点上可进行优势互补,进行一体化设计可突破受限使用条件、扩大设备的使用范围并显著降低使用成本。
散射通信抗衰落措施中常用的空间分集一般需要配置两面或以上天线及发射/接收机,导致设备量大、复杂度较高,而多套天伺馈系统及高功率放大器是散射通信设备中成本最高的部分。卫通通信系统只配置一面天线,当卫通的单天线使用模式与散射进行集成使用时,通常将散射通信系统多面天线中的一面进行复用,同时还需共用散射通信系统的上变频器及功放。这种一体化设计方式使集成后的系统体积较大、成本高,推广使用时存在困难。
在民用超视距通信应用领域,移动式VSAT相对散射超视距应用有较广泛的基础,在移动式VSAT设备基础上集成散射通信功能不仅能保留用户的基础设施投资,而且加装设备少,实现成本低,且“三单”散射通信站与移动式VSAT的站型配置形成最佳接近,容易达到两种通信模式可一体化使用的基础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背景技术中两种超视距通信手段各自使用特点上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卫通和散射通信一体化装置。通过采用时间分集发射与接收、波导切换网络等技术方法,获得了一种兼具散射/卫通两种超视距通信功能、结构紧凑、设备量少、新建或改造成本低的通信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卫通和散射通信一体化装置,包括卫通调解器1、卫通BUC 2、卫通LNB 3、卫通天线4、散射收信机6、模式选择器7和散射LNA 8;还包括散射调解器5、波导网络9和控制电路10;
散射通信模式
所述的控制电路10将使用散射通信模式的指令发送至模式选择器7和波导网络9;模式选择器7接收到使用散射通信模式的指令后屏蔽卫通调解器1发出的卫通中频信号而接收散射调解器5发来的散射中频信号,并转发至卫通BUC 2;卫通BUC 2对散射中频信号进行上变频成散射射频信号,并将散射射频信号放大后发送至波导网络9;波导网络9在控制电路10的控制下将放大后的散射射频信号发送到卫通天线4;卫通天线4将放大后的散射射频信号进行空间辐射发送出去;同时,卫通天线4接收空中的散射异频信号后发送至波导网络9;波导网络9在控制电路10的控制下将该散射异频信号转发给散射LNA 8;散射LNA 8将散射异频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后发送至散射收信机6;散射收信机6对放大后的散射异频信号进行下变频成散射中频信号,将散射中频信号发送至散射调解器5;
卫通通信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62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机取卡针
- 下一篇:一种一发多收抗干扰通信端机硬件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