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射频前端接收链路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76138.9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5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刘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10 | 分类号: | H04B1/10;H04B1/525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祁恒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桥 大功率信号 接收链路 限幅器 数据链 平均分配 射频前端 负载端 限幅 反射 无线通信技术领域 无线通信链路 系统噪声系数 承受功率 功率方式 功率信号 降低功率 接收通路 链路结构 收发切换 通信效率 影响系统 优化通信 环形器 输入端 插损 节数 两路 发射 吸收 恢复 | ||
本发明属于数据链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数据链无线通信链路的射频前端接收链路。本发明通过在接收链路输入端使用电桥,将发射时的大功率信号平均分配至两路不同接收通路中的限幅器,每一路上的功率信号强度减半,以此来降低功率,提高限幅器由“限幅”状态转为“插损”状态的时间,且大功率信号可以反射至电桥的负载端,从而减少环形器的使用节数,大幅改善收发切换时间,提高通信效率,优化通信链路结构。本发明采用电桥平均分配功率方式,对系统噪声系数影响甚微;能够降低限幅器的最大承受功率,可以有效提升其限幅恢复时间;电桥负载端可以吸收反射大功率信号,不影响系统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链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数据链无线通信链路的射频前端接收链路。
背景技术
在数据链无线通信链路中,射频前端模块作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射频前端模块中,接收链路要具备抗烧毁功能,以防止天线端口开路时,大信号反射进入接收通道,使接收链路器件过饱和导致有源器件烧毁。其中大功率限幅器在接收链路中必不可少。常见接收链路模式为天线端口输入的信号经过双节环形器选频后进入限幅器,之后再经过低噪声放大器输出。输入信号在增大的过程中,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功率逐渐增加,直到接近饱和状态,在此过程中,限幅器也会随着输入信号功率的增加逐渐起到限幅作用。但是当输入信号功率远远超过低噪声放大器的饱和功率后,限幅器会恒定输出一个自身“限幅”后的最大电平保持不变,而大部分功率信号会以反射的形式通过隔离器负载、环形器负载或者某个负载转化成热耗。在一些射频前端半双工通信架构中,为了保证收发快速切换,单一限幅器在大功率限幅状态转换到小信号低差损状态需要很长的时间转换。
如图1所示,常见射频前端接收链路原理图中,发射链路为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1、双节环形器2和天线3后辐射出去;同时接收链路为天线3接收到的空中信号,经过双节环形器2后,进入限幅器5和低噪声放大器6;如果天线3收到的信号为发射链路反射信号,则信号能量会通过限幅器5反射至负载7,以热量的形式散开,从而保护接收链路其它器件。该形式的接收链路中,在发射链路突然切换到接收链路瞬间,会有大功率信号进入限幅器5,然后逐渐消散,在这个过程中,会影响限幅器5的恢复时间,从而影响整个链路的收发切换时间。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射频前端接收链路,以解决如何保证射频前端组件在大功率限幅器工作过程中突然大功率消失,即发射状态转换为接收状态时,保证限幅器在很短时间内恢复到低损耗电平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射频前端接收链路,该射频前端接收链路包括功率放大器、双节环形器、天线、电桥、限幅器、低噪声放大器和负载;其中,发射链路为信号依次通过功率放大器、双节环形器和天线后辐射出去;发射链路在大功率突然切换到接收瞬间,大功率信号依然存在,通过天线端口反射至接收链路的大功率信号经过电桥,平均分配给两路接收信号的限幅器,限幅器由限幅状态转为插损状态,反射的大功率信号通过电桥的负载端吸收;正常接收时,信号经过电桥平均分成两路后,再依次经过限幅器和低噪声放大器,通过电桥合路输出至RFout。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射频前端接收链路。本发明通过在接收链路输入端使用电桥,将发射时的大功率信号平均分配至两路不同接收通路中的限幅器,每一路上的功率信号强度减半,以此来降低功率,提高限幅器由“限幅”状态转为“插损”状态的时间,且大功率信号可以反射至电桥的负载端,从而减少环形器的使用节数,大幅改善收发切换时间,提高通信效率,优化通信链路结构。本发明采用电桥平均分配功率方式,对系统噪声系数影响甚微;能够降低限幅器的最大承受功率,可以有效提升其限幅恢复时间;电桥负载端可以吸收反射大功率信号,不影响系统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规射频前端接收链路原理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61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