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乳油农药包装膜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74095.0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53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林武辉;伍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顺新型药用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32;B32B27/36;B32B15/085;B32B15/09;B32B15/20;B32B7/12;B65D65/40;C09J4/06;C09J11/04;C09J11/06;C09J11/08;C09J123/26;C09J139/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韩飞 |
地址: | 20161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油 农药 包装 | ||
本发明属于包装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乳油农药包装膜。本发明提供的乳油农药包装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支撑层、第一胶黏层、铝箔层、第二胶黏层和热封层。其中,支撑层采用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或双向拉伸尼龙薄膜,机械强度大;第一胶黏层作层间粘结用;铝箔层用作阻隔层和冷成型强度层;第二胶黏层采用马来酸酐改性的聚烯烃树脂增强了铝箔层与热封层的粘结性,解决了第二胶黏层因农药有机溶剂侵入而发生溶胀的问题,同时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烷基糖苷、微晶纤维素、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锆、粉煤灰,减小热封时形变幅度。而且,采用干法工艺将上述各组分直接涂布在铝箔层上干燥即可形成第二胶黏层,无需采用专门的热压成型设备进行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装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乳油农药包装膜。
背景技术
农药普遍毒性高,对人体危害极大,因而农药的包装安全十分重要。液体农药是目前常用的农药剂型,长期以来液体农药一直采用玻璃瓶包装,但由于玻璃制品存在破损率高、封口不严和计量不便等缺点,人们不得不寻求其它的包装方式,随着复合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新材料的广泛应用,人们也开始将软体包装技术运用与农药的包装,“以塑代玻”成为农药包装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目前,液体农药复合软包装常用的结构有两种:一种为PET/Dr/A1/Dr/CPP或PET/Dr/Al/Dr/PA/Dr/CPP,强度高、阻隔性好,能够满足一般液体农药的包装要求;另一种为高阻隔的多层共挤CPP,如PA/Tie/EVOH/Tie/PP、PP/Tie/PA/Tie/PP或PP/Tie/EVOH/Tie/PP、PP/Tie/PA/Tie/EVOH/Tie/PP,此类共挤膜同时含有PA和EVOH或其中一种,对有机溶剂渗透的阻隔作用大大提高,但大幅提高了包装成本。
老剂型乳油是目前最常用的液体农药,其中含有大量的甲苯、二甲苯、二甲基甲酰胺(DMF)、甲醇、异丙醇、丙酮、丁酮、环已酮、醋酸乙酯、甲醇、氮酮等有机溶剂,本身溶解性或腐蚀性较强,尤其混合时,由于协同作用,其腐蚀性更强。这些强溶剂很容易透过PP材料,继而侵蚀溶胀或溶解复合膜中的胶黏剂层(Dr)或粘接树脂层(Tie),从而出现复合膜脱层,甚至出现液体农药的泄漏现象。
为此,市场上开发了一种热压复合成型耐乳油农药包装袋,在内层复合方式上采用酸酐改性高分子与铝箔和内层热封材料,经过热压后粘接在一起。该包装膜具有很好的包装材料耐乳油溶剂性能,但需要专门的热压成型设备进行加工,在现有普通干法复合机上无法加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普通干法复合材料不耐乳油溶剂及热压成型技术需要专门配套设备的难题,从而提出一种耐乳油农药腐蚀且适于普通干法生产的包装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乳油农药包装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支撑层、第一胶黏层、铝箔层、第二胶黏层和热封层;
所述第二胶黏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优选地,该乳油农药包装膜,所述第一胶黏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优选地,该乳油农药包装膜,所述支撑层为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或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厚度为12~25μm。
优选地,该乳油农药包装膜,所述第一胶黏层中,所述固化剂包括第一固化剂和第二固化剂;
其中,所述第一固化剂为氮并啶类或多异氰酸酯类,所述第二固化剂为脂肪胺类或含芳环脂肪胺类。
进一步优选地,该乳油农药包装膜,所述第一固化剂与所述第二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1.6~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顺新型药用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顺新型药用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40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