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离电机定子、转子所在空间的油冷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73915.4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4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秋;胡家毅;蔡炳坤;李航;徐梁飞;欧阳明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9/193 | 分类号: | H02K9/193;H02K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张文宝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离 电机 定子 转子 所在 空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离电机定子、转子所在空间的油冷电机,在电机定子1与转子3之间的气隙6设置隔离套筒组件5,隔离套筒501为一面设有肋504的圆筒状结构,隔离套筒肋504插入电机相邻定子齿102间的定子槽口104,隔离套筒501不设肋504的一侧与转子3间留有气隙6,隔离套筒501两端连接隔离套筒端部支撑502,隔离套筒端部支撑502分别两端止抵于电机端盖402。本发明可以有效隔离电机定、转子,使得定子槽103内空间可以直接通入冷却油对绕组2和定子齿102实现直接油冷,从而实现电机定子1与绕组2的直接油冷,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转矩密度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与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离电机定子、转子所在空间的油冷电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液冷电机采用间接冷却的方式,如对于常见的内转子电机,通过安装于定子外周壁的冷却液套对电机进行冷却,冷却液套仅能直接接触电机的定子轭,电机绕组和定子的其他部位的冷却效果较差,限制了电机功率密度、转矩密度和可靠性的提升。如能采用直接油冷的方式,将绝缘的冷却油通入电机内部空间,可以直接冷却电机绕组,大大提升电机的性能。然而冷却油不能接触高速旋转的转子,否则会带来极大的搅油损失,降低电机的效率,影响可靠运行,为此,需要一种隔离电机定子、转子所在空间的油冷电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隔离电机定子、转子所在空间的油冷电机,其中:所述油冷电机包括定子1、绕组2、转子3、电机壳体4和隔离套筒组件5等;所述定子具有定子轭101与定子齿102等结构,定子齿101沿周向均布于定子轭102上,定子齿101间形成定子槽103,两个相邻定子齿101间具有定子槽口104;所述电机壳体4包括定子壳体401、转子壳体或转子输出轴403、端盖402,所述定子壳体401与所述定子轭102连接;
所述隔离套筒组件5包括隔离套筒501及隔离套筒端部支撑502;
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套筒501位于所述油冷电机的所述定子1与所述转子3之间的气隙6中,所述隔离套筒501的两端连接所述隔离套筒端部支撑502,所述隔离套筒端部支撑502两端分别止抵于所述端盖402。
优选地,所述油冷电机为内转子电机或外转子电机
优选地,所述隔离套筒501的朝向所述定子1的一面沿周向均布有沿所述隔离套筒501轴向延伸的隔离套筒肋504,每个所述的隔离套筒肋504两侧形状与所述定子槽口104形状配合,每个所述的隔离套筒肋504插入所述的定子槽103;所述隔离套筒501的远离所述定子1的一面为规则的圆形,与所述转子3之间留有一段气隙6。
优选地,所述隔离套筒501材料为玻璃纤维或碳纤维增强合成树脂基体复合材料,其树脂基体为热固性树脂。
优选地,所述隔离套筒端部支撑502材料为金属材料。
优选地,所述油冷电机采用直接油冷的冷却方式,所述定子1与所述绕组2直接浸泡在冷却油中,所述定子壳体401某一端或所述油冷电机的端盖402上设有冷却油进出口,冷却油通过所述冷却油进口冷却所述油冷电机后通过冷却油出口流出,一方面,冷却油通过所述冷却油进口进入所述隔离套筒组件5、所述定子壳体401和所述端盖402所限定的空间,冷却油通入所述定子槽103空间,充满所述定子齿101与所述绕组2之间的空间冷却定子齿101和绕组2;另一方面,在定子壳体401靠近定子轭102一侧设置轴向流道,冷却油通过所述定子壳体401或端盖402内设的环形油道进入所述轴向流道冷却定子轭102。本发明的油冷电机可以有效隔离电机定、转子,实现电机定子与绕组的直接油冷,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转矩密度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隔离电机定子、转子所在空间的油冷电机的隔离套筒与电机定子、转子的装配关系横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39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