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力设备光热老化联合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71196.2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6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田军明;刘潇;詹红生;李胜;马玉珠;方堃;吴猛;陈勇慎;赵霞;孙云川;王伟;张清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西双版纳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N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领航高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85 | 代理人: | 王斌 |
地址: | 666100 云南省西***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力设备 光热 老化 联合 试验装置 | ||
目前针对电力设备的老化模拟试验主要是电老化或热老化,未有针对光热老化的试验装置,但实际运行中,多数电力设备处于户外日照环境,受可见光和紫外线影响,电力设备的老化比简单的电热老化更加迅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设备光热老化联合试验装置,包括试验信号发生源、光热老化装置、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和微处理器,所述光热老化装置通过第一凹面聚光器的设置,使得该设备可以聚集自然光对设备进行老化测试,节约能源;该装置通过透明箱体对待测设备进行隔离,并通过紫外线灯设置,可以使得该装置能够加热和聚光测试同时开启,也可单独开启测定,紫外线光和可见光可自由调换。本专利提出的方案一定程度填补技术空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试验装置老化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力设备光热老化联合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老化测试项目是指模拟产品在现实使用条件中涉及到的各种因素对产品产生老化的情况进行相应条件加强实验的过程,该实验主要针对塑胶材料,常见的老化主要有光照老化,湿热老化,热风老化。
目前针对电力设备的老化模拟试验主要是电和热老化,但实际运行中,多数电力设备处于户外日照环境,受可见光和紫外线影响,电力设备的老化比简单的电热老化更加迅速。目前尚未有针对光热老化的试验装置,本专利提出的方案一定程度填补技术空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力设备光热老化联合试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尚未有针对光热老化的试验装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力设备光热老化联合试验装置,包括试验信号发生源、光热老化装置、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采集系统和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与试验信号发生源、光热老化装置、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采集系统之间数据信号连接;所述光热老化装置的底座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部焊接有设备支撑板,所述底座的顶部左侧通过螺丝固定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部铰接于第一凹面聚光器的外侧,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外侧焊接有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顶部铰接于伸缩杆的一侧,所述伸缩杆的另一侧铰接于第一凹面聚光器的顶部,所述底座的顶部右侧通过螺丝固定有第三支撑柱,所述第三支撑柱的外侧滑动套接有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的外侧焊接有第三横梁,所述第三横梁的一侧固定于第二凹面聚光器的外侧,所述第二凹面聚光器的外侧均匀贯穿有灯罩,所述灯罩的一侧贯穿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所述螺纹杆的另一侧插入灯罩内并焊接固定于限位块的一侧,所述限位块的一侧设有套接在螺纹杆外侧的弹簧,所述限位块的另一侧安装有紫外线灯,所述第三支撑柱的顶部焊接有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的一侧焊接有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滑动套接于活动柱体的外侧,所述活动柱体的底部预埋固定于透明箱体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一侧内腔插入有活动杆。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活动柱体和第三支撑柱的外侧均设有等距分布的定位孔,所述套筒、第二滑套和第一滑套的外侧均贯穿有插入定位孔内的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透明箱体的顶部设有温度感应器。
优选的,所述透明箱体包括温度设定、温度保护的加热装置。
优选的,所述灯罩的外侧均匀贯穿有散热翅片。
优选的,所述透明箱体的顶部设有空气加热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面聚光器的聚光强度可达光照的2-50倍。
优选的,所述试验信号发生源的试验电压为1kV-10kV,功率 100W-10kW,频率0.1Hz-2000Hz。
优选的,所述试验信号发生源采用遥控控制或手动旋钮控制方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西双版纳供电局,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西双版纳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11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