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规则的区块链网络自动许可加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68662.1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45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朱永春;柳航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 11354 | 代理人: | 张峰 |
地址: | 2664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规则 区块 网络 自动 许可 加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规则的区块链网络自动许可加入方法,智能合约由各成员节点约定审核规则,审核申请加入节点的同时记录分值,智能合约根据所得分值判断申请加入节点分值是否大于等于预设数值,若是,则调用共识机制,选取N个各成员节点,并向N个成员节点发送N个通知,各成员节点若认为申请加入节点符合条件,则同意,并将同意信息记录在区块链账本中,区块链账本记录的同意信息如果大于等于预设比例,则由智能合约对申请加入节点进行信息合法性验证,若通过,则申请加入节点加入区块链。采用这样的方法,可以降低对认证中心的依赖,简化审核程序,从而进一步提高加入区块链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网络的加入,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规则的区块链网络自动许可加入方法。
背景技术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账本,当一个行为开始发生,则可以产生一个区块,其完整生命周期就会被详细记录下来形成链。这个账本是在网络上进行多方复制,所以也叫作分布式账本。区块链网络按照开放程度分为三类:公有链、私有链以及联盟链。公有链大部分采用匿名参与的方式,可以随意加入区块链网络,但是由于缺少许可制度,无法确定加入成员的身份;少部分采取许可加入方式的公有链、私有链、联盟链,需要经过中心认证、许可之后才能加入区块链网络;这一类需要通过许可加入的区块链通过一个治理模型来认证申请者身份,并以此授权申请者加入区块链网络。
相关技术中,区块链网络的认证许可常常使用一个或多个中心化的注册认证机构。然而,中心化的注册认证机构会影响许可认证的中立性与权威性。具体来说,申请加入节点通常需要获得认证中心颁发的证书用于区块链网络中的身份证明,身份证明的可信度取决于也仅取决于认证中心的权威性。如果支持多个认证中心的区块链网络,那么申请加入节点所依据的权威性不同,就会导致身份证明的可信度不同。此外,对于一个区块链网络来说,还需要其他准入条件。相关技术中,一个新的申请加入节点加入,通常需要和区块链网络中多个各成员节点进行商议,时间成本过高、效率过低,并且随着申请加入节点的增加,商议各成员节点也会逐步增加,商议的时间成本会变得更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中心化注册认证机构权威性不同导致申请加入节点身份证明可行度差异化的问题,并且解决区块链联盟各成员节点就申请加入节点进行审核的程序繁杂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规则的区块链网络自动许可加入方法,该自动加入方法包括:
1)部署一个智能合约;
2)公开发布调用该智能合约需要提供的信息;
3)智能合约被申请加入区块链的节点调用,并要求申请加入的节点提供信息;
4)智能合约被区块链网络中的各成员节点依照预设规则自动执行,自动触发共识机制;
5)智能合约记录并计算共识机制结果;
6)智能合约验证符合共识结果的申请加入节点信息的合法性,根据验证结果决定能否加入区块链网络。
其中,步骤1)中的部署是指已经加入区块链的各成员节点设定智能合约规则内容和规则数量,形成智能合约,是区块链技术领域制定智能合约的常见技术手段。而智能合约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包括合约参与方可以在上面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智能合约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共识机制是独立于智能合约的底层框架,即智能合约选取N个各成员节点,通知N个各成员节点进行审核,单个各成员节点审核将同意的信息保存在区块链账本中。共识机制结果是根据共识机制产生的两种结果,要么大于等于预设比例,要么小于预设比例。
进一步地,为了增强各成员节点规则制定的权威性,智能合约由区块链网络中的各成员节点设置独立审核规则和规则数量,该独立审核规则由自己修改。
进一步地,为了使申请加入节点了解智能合约审核规则的要求,智能合约提供对外公开规则的接口,用于申请加入的节点查询请求规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86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安全管理系统
- 下一篇:基于互联网的针织机械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