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机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67066.1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66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仁;徐瑾;王为;李高军;段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5/16;F04D27/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柯凯敏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机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属于直流风机技术领域,具体一种风机控制系统。本系统至少包括彼此电连接的风机状态诊断电路、状态指示电路以及故障输出电路,风机状态诊断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直流风机接口的转速反馈端口,从而用于接收直流风机输出的转速反馈信号,并将该转速反馈信号转换为风机状态诊断信号;状态指示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风机状态诊断电路的信号输出端;故障输出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风机状态诊断电路的信号输出端。本发明可实现对风机的状态指示和故障告警功能,且其实现成本低,工作稳定可靠,可有效确保风机的实际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直流风机技术领域,具体一种风机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设备中,风机是一种典型的旋转机械设备;机柜式电子设备系统中就常采用直流风机进行风冷散热。直流风机在长期高速运行时,伴随磨损、变形、松动、材料疲劳等原因,发生振动故障的概率大为增加;又由于该类直流风机无转速控制、状态指示和故障告警功能,风机转速无法自行控制,而一旦出现故障又往往难以及时发现,容易造成风机使用寿命锐减,并进而影响到整组设备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从保障生产安全的要求出发,非常需要对机柜式电子设备系统中的直流风机运行进行转速上的严密监视,并能在直流电机产生故障现象时可迅速执行自我诊断乃至报警操作,以便提醒管理者及时的开展针对性维修,这是目前直流风机转速检测和故障诊断研究的研究热点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风机控制系统;本发明可实现对风机的状态指示和故障告警功能,且其实现成本低,工作稳定可靠,可有效确保风机的实际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本系统至少包括彼此电连接的风机状态诊断电路、状态指示电路以及故障输出电路,其中:
风机状态诊断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直流风机接口的转速反馈端口,从而用于接收直流风机输出的转速反馈信号,并将该转速反馈信号转换为风机状态诊断信号;
状态指示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风机状态诊断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从而将上述风机状态诊断信号处理转换为驱动信号,以便控制LED灯来指示风机的工作状态;
故障输出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风机状态诊断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从而在接收风机状态诊断电路发出的所述风机状态诊断信号后,判断是否发出故障报警信号至外部监控系统;
所述风机状态诊断电路包括一块六通道非门芯片与一块四通道二输入与非门芯片;直流风机接口的转速反馈端口发出的转速反馈信号经由六通道非门芯片的1脚接入并由该芯片2脚接出,由六通道非门芯片的2脚延伸出第一分支电路和第二分支电路;第一分支电路由六通道非门芯片的2脚连接第一二极管V1的正极并由负极接出,再经由第五电阻R5而接入四通道二输入与非门芯片的1脚;第一分支电路还包括第一旁支电路,第一旁支电路由第五电容C5和第七电阻R7串联构成,且第一旁支电路的两端固定于第五电阻R5与四通道二输入与非门芯片的1脚之间的一段连接电路上,第五电容C5和第七电阻R7之间的一段连接电路则通过地线接地;第二分支电路由六通道非门芯片的2脚连接该芯片的3脚并由该芯片4脚接出,之后经由第二二极管V2的正极接入而负极接出,再经由第六电阻R6而接入四通道二输入与非门芯片的2脚;第二分支电路还包括第二旁支电路,第二旁支电路由第六电容C6和第八电阻R8串联构成,且第二旁支电路的两端固定于第六电阻R6与四通道二输入与非门芯片的2脚之间的一段连接电路上,第六电容C6和第八电阻R8之间的一段连接电路则通过地线接地;所述四通道二输入与非门芯片的3脚连接状态指示电路和故障输出电路的信号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六通道非门芯片型号为SN74HC04D;四通道二输入与非门芯片型号为SN74HC00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70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