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的宽域超声速进气道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54984.0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6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邵庆龄;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D33/02 | 分类号: | B64D3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张祥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气道 放电等离子体 表面电弧 激励装置 激波 超声速进气道 等离子体流动 高马赫数 压缩面 宽域 外压 虚拟 封口 偏转 高温等离子体 飞行马赫数 前端表面 激励区 马赫数 弯曲壁 整流罩 流场 | ||
1.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的宽速域超声速进气道(1),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道主体(13)和整流罩(14),所述进气道主体(13)和整流罩(14)之间形成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道主体(13)前端表面设有表面电弧放电等离子体激励装置(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的宽速域超声速进气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主体(13)的前部为进气道弯曲壁面(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的宽速域超声速进气道(1),其特征在于,整流罩(14)前端与进气道主体(13)之间形成进气道唇口(4),进气道主体(13)前端后部与整流罩(14)之间形成进气道喉道(7),进气道主体(13)的后端与整流罩(14)后部之间形成进气道隔离段(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的宽速域超声速进气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电弧放电等离子体激励装置(2)布置在所述进气道弯曲壁面(3)的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宽速域超声速进气道(1)的压缩面激波系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进气道飞行马赫数大于设计马赫数时,开启表面电弧放电等离子体激励装置(2),表面电弧放电等离子体激励装置(2)能够在进气道弯曲壁面(3)上的激励区产生高温等离子体层(11),形成虚拟型面,增强虚拟型面前缘激波(12),推动进气道压缩面外压激波系(9)向外偏转,从而使得压缩面外压激波系(9)重新封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马赫数为马赫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498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驾驶手操纵机构
- 下一篇:一种小尺寸进气道结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