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工厂污水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50712.3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1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志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10;C02F101/16;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濮阳华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6 | 代理人: | 王传明 |
地址: | 457000 河南省濮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工艺 沉降 清水 化工厂 聚合硫酸铁 脱除剂 污泥 污水 氮磷 脱氮 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树脂 十二水合硫酸铝钾 聚合硅酸铝铁 盐酸米诺环素 硒化卡拉胶 资源利用率 后处理 脱色 处理工艺 氮磷去除 污泥转移 直接排放 调节池 环糊精 收集池 陶瓷粉 再加工 羟乙基 检测 排出 曝气 微球 过滤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化工厂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污水的pH值初调节;S2、污水的初沉降:加聚合硫酸铁和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树脂微球进行沉降,清水转移至脱氮磷池,污泥排出;S3、污水的脱氮磷:加入氮磷脱除剂,所述氮磷脱除剂包括以下原料:聚合硅酸铝铁、十二水合硫酸铝钾、陶瓷粉、羟乙基‑β‑环糊精、盐酸米诺环素份、硒化卡拉胶,搅拌并曝气,再加入聚合硫酸铁,沉降,清水转移至pH终调节池,污泥转移至污泥再加工收集池;S4、清水的后处理:调节清水的pH值,再进行脱色、过滤和检测,检测合格直接排放,完成化工厂污水处理工艺。本发明提出的处理工艺,处理成本低、操作简单、氮磷去除效果好、资源利用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工厂污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纯净的水在经过使用后物理或化学性质会发生该病,成为了含有不同种类杂质的废水。化工废水就是在化工生产中排放出的工艺废水、冷却水、废气洗涤水、设备及场地冲洗水等废水。这些废水如果不经过处理而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的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的污染,比如氮磷超标、悬浮物含量大、化学需氧量COD高,从而危害人类的健康,影响工农业的生产。因此化工厂产生的废水需要进行处理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后才能进行排放。但目前化工厂的污水处理成本高、工艺繁琐、对氮磷杂质的去除效果不理想,然而氮磷含量超标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给环境造成危险。基于上述陈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化工厂污水处理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化工厂污水处理工艺的处理成本高、工艺繁琐以及除氮磷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化工厂污水处理工艺。
一种化工厂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污水的pH值初调节:污水存储在污水收集池,再由污水收集池输送至pH值初调节池,然后在pH值初调节池中经质量浓度为10%~20%的硫酸溶液调节pH值为5.5~6.5;
S2、污水的初沉降:经过pH值初调节池处理后的污水引入初沉降池,并向初沉降池中投入3~6PPM的聚合硫酸铁和10~15PPM的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树脂微球,并以100~200r/min的速度搅拌20~40min,再进行沉降,沉降后的清水转移至脱氮磷池,沉降后的污泥排出;
S3、污水的脱氮磷:向脱氮磷池中加入10~30PPM的氮磷脱除剂,所述氮磷脱除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合硅酸铝铁40~60份、十二水合硫酸铝钾5~10份、陶瓷粉10~30份、羟乙基-β-环糊精5~8份、盐酸米诺环素0.05~0.1份、硒化卡拉胶0.01~0.03份;
加入氮磷脱除剂后以600~700r/min的速度进行搅拌15~20min,并在搅拌过程中对脱氮磷池中的清水进行曝气,然后降低搅拌速度至100~200r/min,再加入7~11PPM的聚合硫酸铁,搅拌20~40min,再进行沉降,沉降后的清水转移至pH终调节池,沉降后的污泥转移至污泥再加工收集池;
S4、清水的后处理:在pH终调节池调节清水的pH值为7~9,并对pH值为7~9的清水进行脱色、过滤和检测,检测合格直接排放,完成化工厂污水处理工艺。
优选的,步骤S1中,所述污水在pH值初调节池中的处理时间为5~8min。
优选的,所述氮磷脱除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合硅酸铝铁48~54份、十二水合硫酸铝钾6~9份、陶瓷粉13~27份、羟乙基-β-环糊精6~8份、盐酸米诺环素0.06~0.08份、硒化卡拉胶0.015~0.025份。
优选的,所述氮磷脱除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合硅酸铝铁49份、十二水合硫酸铝钾7份、陶瓷粉20份、羟乙基-β-环糊精7份、盐酸米诺环素0.07份、硒化卡拉胶0.02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志,未经陈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07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渗透膜二次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处理含汞废水的吸附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