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49820.9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10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山下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8/04007 | 分类号: | H01M8/04007;H01M8/24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陈炜;李德山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制造 方法 | ||
电池组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冷却器上形成粘性体层,使得粘性体层的面向电池组的冷却部分的相对表面具有顶点,在该顶点处,距粘性体层的与相对表面相对的表面的垂直距离最长,并且从粘性体层的自粘性体层的长边方向的剖视图看,垂直距离沿远离顶点的方向减小;在冷却器上形成的粘性体层的硬化完成之前,将电池堆附接至冷却器,同时用电池组的冷却部分按压粘性体层的相对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包括电池堆的电池组(例如,燃料电池)通过反应生成热量,因此需要冷却。日本专利申请公布第2013-033668号(JP 2013-033668A)公开了一种配置,其中,作为沿单个电池的堆叠方向延伸的电池堆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电池堆的底表面)的冷却部分与具有制冷剂流动通道的冷却器接触,其中导热片介于冷却部分与冷却器之间。
发明内容
出于制造原因,电池组的电池堆受到冷却部分的表面粗糙度的某些变化的影响。当电池堆的冷却部分的表面粗糙度高时,JP 2013-033668A中公开的配置可能无法确保冷却部分与导热片之间有足够的接触面积,导致较低的冷却效率。
作为对策,本申请的发明人考虑使用粘性体层代替导热片,以便使得即使在该冷却部分的表面粗糙度相对较高的情况下也能够与单个电池的冷却部分紧密接触。然而,已经发现,在将电池堆布置在粘性体层上的过程中,夹杂在粘性体层与单个电池之间的空气可能妨碍确保电池堆与粘性体层之间有足够的接触面积,导致较低的冷却效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组制造方法,该方法可以减少电池堆的冷却部分与粘性体层之间夹杂的空气。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电池组的制造方法,该电池组包括:电池堆,其是多个单电池的堆叠;以及冷却器,其包括制冷剂流动通道,并且其中作为沿单个电池的堆叠方向延伸的电池堆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冷却部分附接至冷却器,其中粘性体层介于冷却部分与冷却器之间。该制造方法包括:在冷却器上形成粘性体层,使得粘性体层的面对冷却部分的相对表面具有顶点,在该顶点处,距粘性体层的与相对表面相对的表面的垂直距离最长,并且从粘性体层的自粘性体层的长边方向的剖视图看,该垂直距离沿远离顶点的方向连续且单调地减小;以及在冷却器上的粘性体层的硬化完成之前,将电池堆附接至冷却器,同时用冷却部分按压粘性体层的相对表面。
当粘性体层被如此配置成使得面向电池堆的相对表面具有顶点,在该顶点处,距相对表面的相对侧的表面的垂直距离最长,并且从粘性体层的自长边方向的剖视图看,该垂直距离沿远离顶点的方向连续且单调地减小,当电池堆附接至冷却器时,粘性体层的相对表面的顶点部分首先与电池堆的冷却部分接触。然后,在被挤压的过程中,粘性体层逐渐增加与电池堆的冷却部分的接触面积,同时相对于粘性体层的相对表面的顶点部分朝向两侧将空气推出。因此,可以减少电池堆的冷却部分与粘性体层之间夹杂的空气。
在形成第一方面的粘性体层时,粘性体层可以形成在冷却器上,使得从粘性体层的自长边方向的剖视图看,相对表面呈具有在10°至35°的范围内的中心角的弧形地突出。
当粘性体层被如此配置成使得从粘性体层的自长边方向的剖视图看,面向电池堆的相对表面呈具有在10°至35°的范围内的中心角的弧形地突出时,当电池堆附接至冷却器时,粘性体层的相对表面的弧的顶点部分首先与电池堆的冷却部分接触。然后,在被挤压的过程中,粘性体层逐渐增加与电池堆的冷却部分的接触面积,同时相对于粘性体层的相对表面的弧的顶点朝向两侧将空气推出。因此,可以减少电池堆的冷却部分与粘性体层之间夹杂的空气。
在第一方面中,粘性体层可以形成在冷却器上,使得从剖面图看,相对表面呈具有在20°至35°的范围内的中心角的弧形地突出。因此,可以减少电池堆的冷却部分与粘性体层之间夹杂的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98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