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的改性塑料共混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47334.3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1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黄庆忠;黄庆贵;黄波;黄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泉州新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03 | 分类号: | H01R13/703;H01R13/639;H01R13/52;H01R24/00;B29B7/80 |
代理公司: | 泉州华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0 | 代理人: | 杜文娟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腔 安装座体 插腔 改性塑料 滑动配合 生产设备 传动腔 端头部 滑动板 共混 接电 生产工艺 连通 锁定 滑动板滑动 底部端面 配合安装 设备连接 左右两侧 智能 接电片 内顶壁 双斜面 外侧壁 顶壁 内壁 腔顶 墙体 线缆 对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的改性塑料共混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包括固定安装在墙体内的安装座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体上的端头部,所述端头部通过线缆与共混设备连接,所述安装座体底部端面内设有插腔,所述插腔内顶壁内设有第一接电腔,所述第一接电腔顶壁固设有第一双斜面接电片,所述插腔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设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锁定块,所述第一滑动腔外侧壁连通设有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二滑动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所述锁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腔顶壁连通设有传动腔,所述滑动板滑动配合安装在所述传动腔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改性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的改性塑料共混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改性塑料,是指在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基础上,经过填充、共混、增强等方法加工改性,提高了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方面的性能的塑料制品,改性塑料的共混加工需要用到共混设备,目前的共混设备在通电连接时,通常都是直接将共混设备上的插头通过摩擦配合插接在插头上,当意外触碰到插头时,插头容易脱落,使得共混设备意外断电,影响其使用寿命,而且,目前的插座都是之间带电,在插接使用时容易产生意外触电事故发生,因此,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的改性塑料共混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智能的改性塑料共混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包括固定安装在墙体内的安装座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体上的端头部,所述端头部通过线缆与共混设备连接,所述安装座体底部端面内设有插腔,所述插腔内顶壁内设有第一接电腔,所述第一接电腔顶壁固设有第一双斜面接电片,所述插腔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设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锁定块,所述第一滑动腔外侧壁连通设有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二滑动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所述锁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腔顶壁连通设有传动腔,所述滑动板滑动配合安装在所述传动腔内,左右两侧的所述传动腔之间连通设有导滑腔,所述导滑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导滑块,所述导滑块内螺纹配合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底部延伸末端与所述导滑腔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螺纹杆顶部延伸末端动力配合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设于所述导滑腔顶壁内,所述导滑块左右两侧端面对称设有第一凸块,所述滑动板上固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二凸块之间铰接连接有联杆,所述传动腔顶壁连通设有第二接电腔,所述第二接电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推拉块,所述推拉块与所述滑动板一体式设置,所述第二接电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与所述推拉块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底端设置有齿条部,所述第二接电腔内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齿条部相互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上固设有接电棒,所述第二接电腔侧壁上固设有用以与所述接电棒抵接的接电块,所述安装座体与所述端头部之间还设有密封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接电腔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设有第三滑动腔,所述第三滑动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斜面挡板,所述斜面挡板与所述第三滑动腔内侧壁之间顶压配合安装有顶压弹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端头部上固设有与所述插腔插接配合连接的插块,所述插块左右贯穿设有用以所述锁定块伸入的锁定腔,所述插块顶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一接电腔插接配合连接的接电杆,所述接电杆顶部末端固设有第二双斜面接电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双斜面接电片与所述接电棒电性连接,所述接电块与市电连接,所述第二双斜面接电片与共混设备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端头部顶部端面的密封圈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体底端面内的凹腔,所述凹腔与所述密封圈插接配合连接。
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泉州新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泉州新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73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