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烟、高透光率的阻燃硅橡胶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43163.7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4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罗华兴;刘庆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裕天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3/04 | 分类号: | C08L83/04;C08K13/04;C08K7/26;C08K5/09;C08K3/38;C08K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蒋杰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硅橡胶 高透光率 混炼胶 低烟 制备 硅橡胶 硅橡胶混炼胶 纳米氢氧化铝 物理机械性能 硅烷偶联剂 硅橡胶材料 气相白炭黑 电气绝缘 二氧化钛 重量份数 羟基硅油 硼酸锌 硬脂酸 三唑 | ||
1.一种低烟、高透光率的阻燃硅橡胶混炼胶,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硅橡胶100份、气相白炭黑30-60份、羟基硅油2-8份、硅烷偶联剂0.5-2份、硬脂酸0.25-0.8份、硼酸锌3-8份、苯骈三唑0.1-0.4份、纳米氢氧化铝40-60份和气相二氧化钛0.8-1.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烟、高透光率的阻燃硅橡胶混炼胶,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硅橡胶100份、气相白炭黑40份、羟基硅油5.2份、硅烷偶联剂1份、硬脂酸0.28份、硼酸锌5份、苯骈三唑0.15份、纳米氢氧化铝41份和气相二氧化钛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低烟、高透光率的阻燃硅橡胶混炼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橡胶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所述气相白炭黑的比表面积为200m2/g。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低烟、高透光率的阻燃硅橡胶混炼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羟基硅油的聚合度为4,粘度为31mm2/S,羟基含量为9.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低烟、高透光率的阻燃硅橡胶混炼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低烟、高透光率的阻燃硅橡胶混炼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氢氧化铝的粒径≤30nm,比表面积≥150m2/g,氢氧化铝含量≥99.9%。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低烟、高透光率的阻燃硅橡胶混炼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二氧化钛的粒径≤20nm,比表面积≥20m2/g,纳米二氧化钛含量≥99.9%。
8.一种低烟、高透光率的阻燃硅橡胶混炼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硅橡胶100份、气相白炭黑30-60份、羟基硅油2-8份、硅烷偶联剂0.5-2份、硬脂酸0.25-0.8份、硼酸锌3-8份、苯骈三唑0.1-0.4份、纳米氢氧化铝40-60份和气相二氧化钛0.8-1.6份;
(2)将硅橡胶、硅烷偶联剂、羟基硅油和硬脂酸投入捏合机,开盖混炼5min-10min,至混合均匀;
(3)将气相白炭黑均分为4-5份,依次投入捏合机中,每次投料后,混合均匀,才再进行下一次投料,得到混料;
(4)将捏合机釜体、釜壁上的粉末清理到混料里,开机升温至160℃,抽真空至-0.065MPa,并于160℃-170℃恒温保持120min;
(5)开盖消真空,先降温在120℃以下,再依次投入硼酸锌、苯骈三唑、气相二氧化钛与硅烷偶联剂,在100℃以下,分3次投入纳米氢氧化铝,混炼均匀,从捏合机倒出胶料并冷却;
(6)将冷却后的胶料投入到开炼机上,塑炼后薄通打卷,静置冷却后,放入滤胶机过滤杂质,即得到所述低烟、高透光率的阻燃硅橡胶混炼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低烟、高透光率的阻燃硅橡胶混炼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原料的重量份数为:硅橡胶100份、气相白炭黑40份、羟基硅油5.2份、硅烷偶联剂1份、硬脂酸0.15份、硼酸锌5份、苯骈三唑0.15份、纳米氢氧化铝41份和气相二氧化钛1份。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低烟、高透光率的阻燃硅橡胶混炼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橡胶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所述气相白炭黑比的表面积为200m2/g;所述羟基硅油的聚合度为4,粘度为31mm2/S,羟基含量为9.1%;所述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所述纳米氢氧化铝的粒径≤30nm,比表面积≥150m2/g,氢氧化铝含量≥99.9%;所述气相二氧化钛的粒径≤20nm,比表面积≥20m2/g,纳米二氧化钛含量≥99.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裕天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桂林裕天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316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抑制冷流性阻燃冲击硬化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耐磨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