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增湿加SDDC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42649.9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3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贵兴;张生统;吕全义;柳建龙;申东阳;杨志龙;郑茂盛;徐向星;方彩霞;牟峰;段清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8 | 分类号: | E02D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吴家伟 |
地址: | 810007 青海***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水孔 增湿 注水量 注水 水流量 均匀布置 灵活调整 施工效率 水分蒸发 成孔 夯击 夯实 引孔 桩位 地基 坍塌 | ||
1.一种新型增湿加SDDC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增湿加SDDC桩的方法:
步骤一:确定柱间距;
步骤二:布置注水孔:引孔,夯填;确定桩位,在桩周围均匀布置注水孔;
步骤三:进行注水增湿;
步骤四:对SDDC桩进行夯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增湿加SDDC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注水增湿注水孔完成后,采用管道系统和设备将低压水送到增湿区域后,通过注水管将水注入注水孔底部,自下而上直至水平面达到孔口,边渗透边补水,直至完成注水量;
所述步骤四中,采用旋挖钻进行引孔,孔径为1.2m,布孔方式采用正三角形布置;夯锤提升高度10m,夯沉后孔底高程升高度小于1m,最后成桩直径1.7m;每个孔深8m,夯后8.6-9m,每孔需填土18-20次。
3.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增湿加SDDC桩的方法处理的地基。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增湿加SDDC桩的方法的新型增湿加SDDC桩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增湿加SDDC桩检测系统包括:
注水检测单元,用于注水完成后进行含水率检测;
夯填过程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先进行引孔,布孔方式采用正三角形布置;先将含水率达到最佳含水率的土料填入孔内进行夯击,夯击过程中对填料夯实挤密,并对桩间距土进行挤密的过程;并对桩体夯击过程中进行监测;
夯击过程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每个孔的每次填料夯击次数,并进行统计;
计算机,用于接收注水检测单元、夯填过程监测单元、夯击过程监测单元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进行显示。
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新型增湿加SDDC桩检测系统的新型增湿加SDDC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增湿加SDDC桩检测方法包括:
通过注水检测单元对注水完成后进行含水率检测;
通过夯填过程监测单元对桩体夯击过程中进行监测;
通过夯击过程监测单元于监测每个孔的每次填料夯击次数,并进行统计;
通过计算机于接收注水检测单元、夯填过程监测单元、夯击过程监测单元监测的含水率、湿陷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进行显示;对于异常数据进行报警;
注水检测单元集成多个含水率感应器;夯填过程监测单元集成有多个监测器;夯击过程监测单元集成有多个夯击监测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增湿加SDDC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机对接收注水检测单元、夯填过程监测单元、夯击过程监测单元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中,计算机通过集成的时序控制模块由程序控制器获取指令,根据所述指令产生指令执行周期,将所述指令执行周期向状态信号模块发送;
状态信号模块接收所述时序控制模块发送的指令执行周期,根据所述指令执行周期指示所述指令执行时所处的时钟周期,所述指令执行周期包括至少两个时钟周期;
时序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状态信号模块指示的所述指令执行时所处的时钟周期,在所述指令执行时所处的倒数第二个时钟周期向所述程序存储器发送读取下一条指令的控制信号,以及在所述指令执行时所处的最后一个时钟周期从所述程序控制器读取下一条指令;
时序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指令产生时序控制信号,将所述时序控制信号向读写控制模块和运算模块发送;
所述读写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时序控制信号,从数据存储器读取数据或者向数据存储器写入数据;
所述运算模块根据所述时序控制信号,对从数据存储器读取的数据进行处理;
所述时序控制模块在所述下一条指令执行时所处的第一个时钟周期产生时序控制信号,将所述时序控制信号向所述读写控制模块和运算模块发送;
中断定时模块根据所述状态信号模块指示的所述指令执行时所处的时钟周期,在所述指令执行时所处的最后一个时钟周期进行中断仲裁,当具有所响应的中断时,在所述下一条指令执行时所处的倒数第二个时钟周期,控制所述时序控制模块暂停从所述程序控制器读取指令;
所述时序控制模块在复位期间将所述指令执行周期设置为包括两个时钟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264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