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修复锑砷复合污染土壤的淋洗剂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36244.4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6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雷鸣;谭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吴伟文 |
地址: | 410128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淋洗剂 锑砷 复合污染土壤 修复 磷酸二氢钠 经济效率 快速去除 生长状态 土壤肥力 影响作物 种植作物 重量份数 草酸铵 酒石酸 土壤 淋洗 去除 体内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修复锑砷复合污染土壤的淋洗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磷酸二氢钠4‑8份、酒石酸2‑5份、草酸铵1‑4份,本发明提供的淋洗剂用于含有Sb、As的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本,发明提供的淋洗剂能快速去除复合污染土壤中的锑砷,去除率高,且淋洗时间更短;本发明提供的淋洗剂成分简单,且效果显著,成本低廉,有很好的经济效率;本发明提供的临淋洗剂能够很好的能够将土壤中的锑砷分离,且在使用后仍能保持土壤肥力,土壤经修复后再种植作物,作物体内的锑砷含量显著降低,且不影响作物的生长状态和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修复锑砷复合污染土壤的淋洗剂。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类活动导致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会降低农产品品质,而且这些产品被食用后也会给人体健康带来潜在的危害。
我国是最主要的锑储量和锑生产大国,锑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84%。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锑砷冶炼残渣被排放到周边环境中,造成土壤中严重的锑砷复合污染。锑与砷具有一定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除了平时的干湿沉降,还可通过土壤迁移到植物从而进入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性集中体现于重金属的难以降解。一般有机化合物可通过自然界自身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净化,降低或解除有害性;而重金属具有富集性,难以在环境中降解,通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下成千百倍富集,然后进入人体,很难自然排出或彻底清除,对人体的危害一般是终生不可逆。
目前,土壤中污染物锑和砷的修复常用的是原位钝化修复技术,其原理是向已经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加入某种固化剂,固化剂会吸附重金属并转化重金属在土壤中浓的形态,使其转化为不易被农作物吸收的非活跃态,从而使其生物有效性大大降低,以此来制约其迁移性,最终达到治理土壤重金属的目标。
还有就是采用化学淋洗技术去除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其主要是通过淋洗剂促进环境介质中污染物溶解或迁移作用使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随溶剂流出,从而达到修复污染土壤的目的。化学淋洗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基于表面活性剂分散、洗涤润湿的特性,将土壤中固相的重金属污染物转移至液相中,与淋洗剂结合,然后以溶解、络合、鳌合等形式将污染物从土壤中洗脱出来又不造成土壤结构的损害,
淋洗修复技术的关键在于淋洗剂的选择,根据提取剂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无机类提取剂、有机螯合剂、表面活性剂。目前国内针对于锑砷复合污染的淋洗材料并不多见,许多淋洗剂对阳离子型重金属效果较佳,但对砷、锑等多以含氧阴离子形式存在于于自然界中的过度金属洗脱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修复锑砷复合污染土壤的淋洗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修复锑砷复合污染土壤的淋洗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磷酸二氢钠4-8份、酒石酸2-5份、草酸铵1-4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淋洗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磷酸二氢钠6份、酒石酸3份、草酸铵1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磷酸二氢钠的浓度为0.2mol/L,所述酒石酸的浓度为0.04mol/L,草酸铵的浓度为1mol/L。
进一步的,所述的淋洗剂用于含有Sb、As的复合污染土壤修复。
进一步的,所述的淋洗剂添加到复合污染土壤中,水和符合污染土壤的比为10:1,混合搅拌2h,静止后泥水分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的淋洗剂能快速去除复合污染土壤中的锑砷,去除率高,且淋洗时间更短;
2、本发明提供的淋洗剂成分简单,且效果显著,成本低廉,有很好的经济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62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