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窥镜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35121.9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8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龚爱华;尚有军;柳全乐;莫令潘;陆剑辉;彭平平;罗枰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亘安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1/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操作装置 检测装置 引流装置 内窥镜 医疗器械技术 电子内窥镜 可拆卸连接 流体连通 清洗消毒 医疗成本 重复利用 免清洗 废液 消毒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窥镜,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操作装置、检测装置和引流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操作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引流装置连接于所述检测装置,并与所述检测装置流体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内窥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内窥镜的操作装置不能免消毒重复使用的技术问题,引流装置可以与检测装置一同拆去,且引流装置中的废液不流经操作装置,从而无需对操作装置进行清洗消毒,达到了免清洗重复利用操作装置的目的,有利于降低医疗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窥镜。
背景技术
电子内窥镜结构基本由操作部、插入部、弯曲部、和先端部组成。因为电子内窥镜的整体成本非常昂贵,而且操作装置结构复杂,占据了90%以上的成本,因此将操作装置重复利用能够大幅度降低医疗成本。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内窥镜的操作装置与检测装置无法重复利用,或者,回收后的操作装置需要进行清洗消毒,不利于降低医疗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内窥镜的操作装置不能免消毒重复使用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内窥镜,包括:操作装置、检测装置和引流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操作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引流装置连接于所述检测装置,并与所述检测装置流体连通。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操作装置包括主动组件和从动组件,所述主动组件位于所述从动组件背离所述检测装置的一侧,且与所述从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从动组件与所述检测装置可拆卸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从动组件背离所述主动组件的一端铰接拉钩,所述拉钩用于卡接所述检测装置;所述操作装置包括手柄壳体和分拆组件,所述分拆组件设置在所述操作装置靠近所述检测装置的一端,所述分拆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拉钩摆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分拆组件包括按钮、分离件和分离弹簧,所述手柄壳体上设置有限位通孔,所述限位通孔与所述手柄壳体内部连通,所述分离件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通孔内,所述按钮连接在所述分离件的一端,且位于所述手柄壳体的外侧,所述分离弹簧设置在所述手柄壳体和所述分离件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主动组件包括绕线件,所述绕线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手柄壳体,所述绕线件与所述从动组件之间设置第一丝线,所述第一丝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绕线件的偏轴心位置,所述第一丝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从动组件。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绕线件包括RL线轮、DU线轮、RL轴套和DU轴套,所述手柄壳体内连接中心轴,所述RL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RL轴套,所述DU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DU轴套,所述RL轴套活动套设于所述中心轴,所述DU轴套活动套设于所述RL轴套。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从动组件包括滑柱和第一弹簧,所述滑柱滑动连接于所述手柄壳体,所述滑柱背离所述主动组件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弹簧抵接在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手柄壳体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背离所述拉钩的一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可抛壳体、连接柱和第二弹簧,所述连接柱滑动连接在所述可抛壳体内部靠近所述操作装置的一端,所述连接柱靠近所述操作装置的一端设置有钩挂部;所述连接柱背离所述操作装置的一端设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弹簧抵接在所述第二限位件和所述可抛壳体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操作装置相对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亘安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亘安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51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