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性能可灵活设计的阻燃型软磁复合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33626.1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06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袁兴平;刘慧远;李建波;赵阳;王建斌;姜桂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铂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B22F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刘燕娇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性能 灵活 设计 阻燃 型软磁 复合材料 | ||
1.一种电磁性能可灵活设计的阻燃型软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C1~C7预交联膜中任意两种以上的组合一起层压交联而成;其中,所述C1~C7预交联膜以重量组分计,包括以下组分:A1~A7组分100份、交联剂1~5份、水性粘结剂20~30份、消泡剂1~5份、润湿剂1~5份、流平剂1~5份、去离子水80~100份;
所述A1组分由软磁性材料粉体90份和磷氮体系无卤阻燃剂10份组成;
所述A2组分由软磁性材料粉体85份和磷氮体系无卤阻燃剂15份组成;
所述A3组分由软磁性材料粉体80份和磷氮体系无卤阻燃剂20份组成;
所述A4组分由软磁性材料粉体75份和磷氮体系无卤阻燃剂25份组成;
所述A5组分由软磁性材料粉体70份和磷氮体系无卤阻燃剂30份组成;
所述A6组分由软磁性材料粉体65份和磷氮体系无卤阻燃剂35份组成;
所述A7组分由软磁性材料粉体60份和磷氮体系无卤阻燃剂40份组成;
所述的电磁性能可灵活设计的阻燃型软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A1~A7组分中软磁性材料粉体和磷氮体系无卤阻燃剂分别混合得A1~A7的混合物料;
2)A1~A7的混合物料分别与交联剂、水性粘结剂、消泡剂、润湿剂、流平剂以及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分散均匀得浆料B1~B7;
3)将浆料B1~B7通过涂布工艺制作涂布C1~C7预交联膜;所述涂布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浆料B1~B7均匀倒至离型膜上,使用滚筒式压延机压延制得B膜;将B膜在120℃~180℃烘干3~5分钟,冷却静置5~8h,使得复合膜材料内部交联固化,各部分充分粘合,撕掉外侧离型膜后得所述C1~C7预交联膜;
4)C1~C7预交联膜中任意两种以上的组合一起,层压交联得所述电磁性能可灵活设计的阻燃型软磁复合材料;所述层压交联包括以下步骤:预交联膜在热压成型装置于160~220℃、压力5~15Mpa条件下进行热压;首先,预交联膜进行排气,排气压力2~4MPa,排气3~5次,每次进行30s;再进行硫化,提高压力为10~15MPa,硫化100~300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性能可灵活设计的阻燃型软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磁性材料粉体为铁硅系合金微粉、铁硅铝系合金微粉、镍铁系合金微粉、铁钴系合金微粉、软磁铁氧体微粉、非晶态软磁合金微粉以及超微晶软磁合金微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性能可灵活设计的阻燃型软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磷氮体系无卤阻燃剂为磷酸三丁酯、磷酸三(2-乙基己基)酯、磷酸三(2-氯乙基)酯、磷酸三(2,3-二氯丙基)酯、磷酸三(2,3-二溴丙基)酯、Pyrol99;磷酸甲苯-二苯酯、磷酸三甲苯酯、磷酸三苯酯、磷酸(2-乙基己基)-二苯酯、三嗪及其衍生物;三聚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性能可灵活设计的阻燃型软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粘结剂为水性丙烯酸、水性聚氨酯、水性丁苯乳液、水性羟甲基纤维素、水性聚四氟乙烯乳液、水性聚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性能可灵活设计的阻燃型软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二叔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化氢二异丙苯、二亚乙基三胺、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异氰酸酯、羧酸或酐类、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性能可灵活设计的阻燃型软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湿剂为硫酸盐、磺酸盐、脂肪酸或者脂肪酸酯硫酸盐、羧酸皂类、磷酸酯;聚氧乙烯烷基酚醚、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硅醇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性能可灵活设计的阻燃型软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平剂为硅油、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醚聚酯改性有机硅氧烷、烷基改性有机硅氧烷或丙烯酸酯类和氟改性的丙烯酸酯类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消泡剂为乳化硅油、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聚氧丙烯甘油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甘油醚、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铂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铂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362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系统及终端设备
- 下一篇:一种提高屏蔽效能的矩形开孔金属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