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地下空间的三维自动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31029.5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86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金国庆;陈尚武;邬文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叙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T17/30;G06Q50/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易中元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41 | 代理人: | 叶卫强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地下 空间 三维 自动 建模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地下空间的三维自动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首先使用横断面数据和路线数据生成一体化模型;
步骤(2)、然后将上述生成一体化模型根据配置拆解成多个分段完成拆解;
步骤(3)、最后根据配置将各个分段按分层逐级降低模型细节生成分层模型;
步骤(1)的具体流程如下:
1.1、根据CAD图或现场测量结果构造横断面数据和路线数据;
1.2、生成舱壁、管线:
1.21、预处理,将横断面中表示舱壁、管线的的图形转换为平面多边形并得到多个顶点,将路线中的曲线部分转换为折线得到多个路线节点;
1.22、以路线起点为节点A;
1.23、以节点A原点,以路线的垂直面为平面对平面多边形进行坐标变换得到空间多边形[1];
1.24、沿路线到下一个节点B对空间多边形进行坐标平移得到空间多边形[2];
1.25、提取空间多边形[1]与空间多边形[2]的相邻顶点组成三角面,多个相连三角面共同组成了舱壁、管壁;
1.26、计算各顶点的法向量和UV纹理坐标;
1.27、然后以节点B为节点A,以空间多边形[2]为空间多边形[1];
1.28、沿路线对各节点依次重复上述步骤1.24、1.25、1.26、1.27直到终点,生成全路线的舱壁、管线的模型;
1.29、封闭端面,生成两端需封闭的横断面多边形的面,并分别与舱壁、管壁的起点、终点的边进行顶点焊接,形成封闭面;
1.3、生成重复物件:
1.31、对各种类型的单个物件进行人工建模;
1.32、根据数据以沿路线相对起点行经指定距离位于轴线上的点为点A;
1.33、以点A为原点确定一个与路线垂直的平面[1];
1.34、根据数据在与路线垂直的平面[1]上确定物件在该平面上的平面直角坐标偏移点[2];
1.35、将物件的平面直角坐标偏移点[2]变换得到空间直角坐标偏移点[3];
1.36、根据数据将单个物件模型的复制体放置于空间直角坐标偏移点[3]处;
1.37、根据数据依次重复上述步骤1.32、1.33、1.34、1.35、1.36,直到将所有重复物件放置完成;
1.4、生成特殊物件:
1.41、对各个特殊物件进行单独人工建模;
1.42、根据数据以沿路线相对起点行经指定距离位于轴线上的点为点A;
1.43、以点A为原点确定一个与路线垂直的平面[1];
1.44、根据数据在与路线垂直的平面[1]上确定物件在该平面上的平面直角坐标偏移点[2];
1.45、将物件的平面直角坐标偏移点[2]变换得到空间直角坐标偏移点[3];
1.46、根据数据将单个物件模型放置于空间直角坐标偏移点[3];
1.47、根据数据依次重复上述步骤1.42、1.43、1.44、1.45、1.46,直到将所有特殊物件放置完成;
步骤(2)的具体流程如下:
2.1、配置拆解参数,参数包含:每个分段的距离阈值[1];
2.2、进行模型拆解;
2.21、以路线起点为节点A;
2.22、从节点A开始沿路线向后查找超过分段距离阈值[1]的下一个节点为节点B;
2.23、若节点B离上一节点C的距离不超过两倍分段距离阈值[1],则在节点B处对舱壁、管道进行面拆分;若距离超过两倍分段距离阈值[1],则在离上一节点C的分段距离阈值处进行截断面拆分,并在截断处形成新的节点D,并以该节点D为节点B;
2.24、将该分段范围内的重复物件、特殊物件归入拆分后的分段模型内;
2.25、然后以节点B为节点A;
2.26、沿路线对各个节点依次重复上述步骤2.22、2.23、2.24、2.25直到终点,将整个模型拆分成各个分段模型;
步骤(3)的具体流程如下:
3.1、配置多层细节生成参数,参数包含:多个层级、每个层级进行降细节处理的方式(减少三角面、减少内部细节);
3.2、逐分段进行降低细节处理:
3.21、从起始段开始逐分段进行;
3.22、在该分段从高精细度的层级向低精细度的层级逐层级进行;
3.23、若该层需要减少三角面,则对舱壁、管壁的横断面多边形相对上一层级删减顶点处理,然后再重新构造三角面;
3.24、若该层需减少内部细节,根据参数减少内部物件,或完全消除内部物件;
3.25、重复上述步骤3.22、3.23、3.24直到在该分段处理完所有层级;
3.26、进入下一分段;
3.27、重复上述步骤3.22、3.23、3.24、3.25、3.26直到处理完所有分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叙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叙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102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