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频宽带双极化天线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25101.3 | 申请日: | 2018-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4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斌;谢昱乾;邓东亮;蒋宇;王道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奕铭 |
| 主分类号: | H01Q5/28 | 分类号: | H01Q5/28;H01Q1/50;H01Q1/48;H01Q1/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70100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板 嵌槽 双极化天线 高频宽带 射频信号 技术方案要点 整体结构设计 卡嵌连接 天线制造 宽频段 频段 覆盖 天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频宽带双极化天线,属于天线制造技术领域,旨在解决一般双极化天线要实现高频且具有较宽频段的覆盖范围往往会将天线的整体结构设计的较大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第一天线板,所述第一天线板用于接收和增益射频信号;以及设置在所示第一天线板上的第二天线板,所述第二天线板用于协助所述第一天线板增益射频信号;所述第一天线板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二天线板,所述第一天线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嵌槽,所述第二天线板一端开设有第二嵌槽,所述第一天线板与所述第二天线板通过所述第一嵌槽与所述第二嵌槽卡嵌连接,达到有能覆盖高频宽带的频段且整体结构较小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频宽带双极化天线。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通信行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对天线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5G通信技术逐渐成熟,需要有超宽带的双极化单元来组成大型天线阵列从而实现智能天线。在天线测试系统中,探头是一个关键部件,探头一般需要采用双极化天线,由于一般的双极化天线的两块天线板外形大小基本一致,这种结构的双极化天线要实现高频且具有较宽频段的覆盖范围往往会将天线的整体结构设计的较大,不方便作为探头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频宽带双极化天线,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具有能覆盖高频宽带的频段且整体结构较小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频宽带双极化天线,包括:第一天线板,所述第一天线板用于接收和增益射频信号;以及设置在所示第一天线板上的第二天线板,所述第二天线板用于协助所述第一天线板增益射频信号;所述第一天线板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二天线板,所述第一天线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嵌槽,所述第二天线板一端开设有第二嵌槽,所述第一天线板与所述第二天线板通过所述第一嵌槽与所述第二嵌槽卡嵌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天线板与第二天线板通过第一嵌槽与第二嵌槽卡嵌连接,射频信号传递至第一天线板和第二天线板并实现增益效果,且由于第一天线板的长度长于第二天线板,增大了双极化天线的交叉极化比,进而提高了射频信号的增益效果,使双极化天线能覆盖高频宽带的频段且整体结构较小,方便作为探头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天线板包括:两块平行布置的第一介质板;设置在两所述第一介质板之间的第一馈线板;设置在两块所述第一介质板远离所述第一馈线板一侧的第一天线面板;以及与所述第一馈线板电连接的第一安装接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天线板由第一介质板、第一馈线板、第一天线面板、第一安装接头组成,当射频信号从第一安装接头传递至双极化天线上时,射频信号从第一安装接头传入传递至第一馈线板,进而在第一天线面板上产生高频电流,使双极化天线辐射出线极化电磁波;这种双极化天线能增加带宽并减小天线的整体尺寸,第一介质板提高了天线的结构强度,提高了辐射主体的隔离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天线板包括:两块平行布置的第二介质板;设置在两所述第二介质板之间的第二馈线板;设置在两块所述第二介质板远离所述第二馈线板一侧的第二天线面板;以及与所述第二馈线板电连接的第二安装接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天线板由第二介质板、第二馈线板、第二天线面板、第二安装接头组成,当射频信号从第二安装接头传递至双极化天线上时,射频信号从第二安装接头传入传递至第二馈线板,进而在第二天线面板上产生高频电流,使双极化天线辐射出线极化电磁波;这种双极化天线能增加带宽并减小天线的整体尺寸,第二介质板提高了天线的结构强度,提高了辐射主体的隔离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天线面板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接头的一端设有第一渐进缺口,所述第一渐进缺口从所述第一天线面板中部至所述第一天线面板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接头的一端呈阔口状,所述第一渐进缺口底部缩口端的端部设有第一谐振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奕铭,未经陈奕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51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