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岩石纵横波速度比的确定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24519.2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75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张吉辉;徐倩茹;徐怀宝;赵春雪;谢宗瑞;王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董文倩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石 纵横 波速 确定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干岩石纵横波速度比的确定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与待确定的干岩石纵横波速度比相对应的目标层段,其中,目标层段位于目标测量井中;获取目标层段中多个采样点分别对应的目标测井数据,得到目标测井数据集合,其中,目标测井数据经由声波测井和密度测井获取;依据目标测井数据集合中的目标测井数据,确定目标层段对应的干岩石纵横波速度比。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便捷、准确地确定干岩石纵横波速度比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质勘探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干岩石纵横波速度比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早期用地震振幅异常检测烃类的方法是一种定性技术,如地震上的“亮点”、“暗点”和“平点”技术等。随着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深入,这种简单的定性方法不再适用。而基于叠前地震资料直接进行流体预测方法,提供了一种定量的方法来区分不同的孔隙类型流体。Russell(2003)提出的流体属性因子可较好的区分储层中的孔隙流体,对流体识别具有重要意义。但如果流体属性因子中的比例系数,干岩石纵横波速比选择的不合适,流体属性因子就不仅和孔隙流体有关,还与岩石骨架岩性有关,这会给流体识别带来多解性。因此,干岩石纵横波速度比是流体属性因子能有效预测储层流体的关键因素。
但是,传统获得干岩石纵横波速度比的方法是采用经验值或在实验室测量该值,其中,经验值一般偏离实际工区的实际值,基于此计算得到的流体属性因子指示孔隙流体效果差,水藏描述不清楚,且流体属性因子还包含岩性的信息;而实验室测量,不仅经济成本高、耗时长,而且难以克服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测量误差。
针对相关技术中无法便捷、准确地确定干岩石纵横波速度比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干岩石纵横波速度比的确定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便捷、准确地确定干岩石纵横波速度比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干岩石纵横波速度比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与待确定的干岩石纵横波速度比相对应的目标层段,其中,所述目标层段位于目标测量井中;获取所述目标层段中多个采样点分别对应的目标测井数据,得到目标测井数据集合,其中,所述目标测井数据经由声波测井和密度测井获取;依据所述目标测井数据集合中的目标测井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层段对应的干岩石纵横波速度比。
可选的,获取所述目标层段中多个采样点分别对应的目标测井数据包括:获取所述目标测量井中目标层段对应的测井总数据,其中,所述测井总数据由所述目标测量井进行声波测井处理和密度测井处理而获取的;判断所述目标层段对应的测井总数据中是否存在失真数据;在所述目标层段对应的测井总数据中不存在失真数据的情况下,则依据所述目标测量井对应的测井总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层段中多个采样点分别对应的目标测井数据,得到目标测井数据集合;在所述目标层段对应的测井总数据中存在失真数据的情况下,则对所述测井总数据中的未失真数据进行多元线性拟合,确定所述未失真数据中多种数据之间的数学关系;以依据所述未失真数据中多种数据之间的数学关系,重新确定失真层段对应的测井计算数据,依据所述测井计算数据更替所述测井总数据中的失真数据,进而确定被更替所述失真数据后的测井总数据中不存在失真数据,其中,失真数据为所述失真层段对应的测井数据。
可选的,在所述目标层段对应的测井总数据包含:横波时差曲线、纵波时差曲线、以及密度曲线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目标层段对应的测井总数据中是否存在失真数据包括:获取所述目标层段对应的测井曲线,其中,所述测井曲线包含以下至少之一:自然电位曲线、井径曲线、自然伽马曲线、深电阻率曲线、中电阻率曲线、浅电阻率曲线、声波曲线、密度曲线、中子曲线;依据所述目标层段对应的测井曲线对所述目标层段对应的测井总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中所述目标层段对应的测井总数据是否存在失真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45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