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和计算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23591.3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75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倪小珂;陈锦鹏;蓝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6F9/455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时林;毛威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处理 方法 装置 计算 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第一计算设备接收第二计算设备发送的第一报文,第一计算设备用于协助第二计算设备执行业务处理,第一计算设备是异构资源池中的计算设备,其与第二计算设备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异构资源池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计算设备,第一报文包括用于请求第一计算设备对待处理数据进行处理的指令,第一计算设备根据该指令,执行对该待处理数据的处理,并向第二计算设备发送第二报文,第二报文包括该待处理数据的处理结果。该方法能够提高服务器或虚拟机与异构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和计算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服务器领域的发展,相较于仅设置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的普通服务器外,出现一种异构服务器。异构服务器是指同一服务器内除设置CPU外,还可以包括其他异构资源。其中,异构资源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与神经网络处理单元(neuralprocessing unit,NPU)。
异构服务器往往用于辅助普通服务器或普通服务器上运行的虚拟机进行数据处理。每个异构资源往往是被一个普通服务器或者一个虚拟机(virtual machine,VM)独占,例如,对于某一个异构资源而言,其往往是与某个特定的服务器或VM绑定,仅用于处理该服务器或虚拟机的指令。虚拟机或服务器上运行不同类型的应用程序,在虚拟机和异构资源的通信过程中,或者服务器和异构资源的通信过程中,都会产生较大网络流量,使虚拟机或服务器与异构服务器之间通信成为瓶颈,影响普通计算设备与异构计算设备之间的数据处理速度和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提高服务器或虚拟机与异构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性能。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第一计算设备接收第二计算设备发送的第一报文,第一计算设备用于协助第二计算设备执行业务处理,第一计算设备是异构资源池中的计算设备,其与第二计算设备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异构资源池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计算设备第一报文包括用于请求第一计算设备对待处理数据进行处理的指令,第一计算设备根据该指令,执行对该待处理数据的处理,并向第二计算设备发送第二报文,第二报文包括该待处理数据的处理结果。
通过将多个计算设备(例如,多个第一计算设备)组成异构资源池,使得当多个第二计算设备同时需要异构资源协助其执行业务请求时,可以将多个第二计算设备的请求分散在异构资源池中不同计算设备,使得异构资源池中的多个第一计算设备能够分别协助多个第二计算设备执行相应的业务请求,从而将第二计算设备与异构资源通信时产生的网络流量分散在异构资源池中不同计算设备之间,进而提高第二计算设备与异构资源之间的通信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计算设备接收的第二计算设备发送的第一报文中包括待处理数据,第一计算设备对接收到的第一报文进行解析,获取待处理数据,并根据第一报文携带的指令,对待处理数据进行处理。
当待处理数据的传输不至于影响第一计算设备与第二计算设备之间的通信性能时,第二计算设备可以直接向第一计算设备发送携带有待处理数据的第一报文,降低第一计算设备与第二计算设备之间通信的时延。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计算设备在存储设备中配置有第一存储资源,第一计算设备同样具有第一存储资源的访问权限,第二计算设备可以仅向第一计算设备发送携带有第一目标地址的第一报文,第一目标地址用于指示待处理数据在第一存储资源中的存储地址,其中,第一存储资源是为第二计算设备配置的拥有访问权限的存储资源,第一计算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报文,从第一报文中获取第一目标地址,从而从第一存储资源中的第一目标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中获取待处理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35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