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联碱生产过程中氨Ⅱ泥处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21864.0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0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庞栓林;聂增来;刘宇娜;李治水;谢智勇;王松晓;丁健;梅述钘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B01D53/58;B01D53/7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吴学颖 |
地址: | 300452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气 联碱生产 氨氮 逸出 有效氯含量 次氯酸钠 降低系统 氢氧化钠 溶液加热 停止加热 吸收装置 真空喷射 碱系统 母液 吸氨 压滤 加热 盐水 膨胀 消耗 吸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碱生产过程中氨Ⅱ泥处理的方法:采用氢氧化钠将压滤前含有氨Ⅱ泥溶液的PH调节至9‑11;将已调好PH的溶液加热至80‑100℃,溶液中氨气全部逸出时停止加热,逸出的氨气使用真空喷射盐水吸收装置吸收,并入联碱系统的吸氨工序;测定加热后的溶液中氨氮含量,在溶液中按照有效氯含量与氨氮含量7‑9:1加入次氯酸钠,调节温度至15‑30℃,反应30‑60分钟。本发明可以在减少母液膨胀降低系统消耗得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碱生产过程中氨Ⅱ泥处理的方法,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将 氨二泥固定氨转化为游离氨,加热蒸氨,蒸氨后剩余溶液中氨氮加入次氯酸钠去 除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联碱(即侯氏制碱法)工艺生产纯碱和氯化铵过程中,因使用原盐作为 主要原料,原盐中含有泥沙和钙镁杂质,进入系统经母液吸氨后形成沉淀,产生 AⅡ泥。因此联碱生产装置是将AⅡ泥经泵送入板框压滤机压滤,滤液入滤液桶 由泵送回AⅡ澄清桶。AⅡ泥压滤后含母液45%左右,其泥直接排放存在NH-N 超标的环保问题,同时也是一种浪费。有的厂家提出采用二次加水稀释压滤方法 来回收AⅡ母液,该方法增加了母液膨胀和系统消耗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联碱生产过程中氨II 泥处理的方法,可以在减少母液膨胀降低系统消耗得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联碱生产过程中氨Ⅱ泥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氢氧化钠将压滤前含有氨Ⅱ泥溶液的PH调节至9-11;
步骤二,将已调好PH的溶液加热至80-100℃,溶液中氨气全部逸出时停止 加热,逸出的氨气使用真空喷射盐水吸收装置吸收,并入联碱系统的吸氨工序;
步骤三,测定加热后的溶液中氨氮含量,在溶液中按照有效氯含量与氨氮含 量7-9:1加入次氯酸钠,调节温度至15-30℃,反应30-60分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本发明进行氨II泥的处理,可以先通过加入氢氧化钠使溶液中的固定 氨转化为游离氨,通过加热将游离氨彻底去除,游离氨可以用于联碱系统的吸氨 工序,剩余母液中少量的氨氮可以使用次氯酸钠去除。使用该工艺可以将氨II 泥中氨氮去除率达99%以上,且该工艺中通过调节PH及加热可有效去除大部分 氨氮,减少次氯酸钠的使用量,降低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的原理为:氨Ⅱ泥中含有游离氨和固定氨,加入氢氧化钠调节溶液的 PH可以使大部分的固定氨转化为游离氨,加热过程中游离氨逸出,在溶液中加 入次氯酸钠,次氯酸跟离子能够与水中的氨反应将氨氮氧化为氮气,反应方程式 如下:
2NH3+3NaClO→N2↑+3H2O+3NaCl (1)
基于以上原理,本发明的联碱生产过程中氨Ⅱ泥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氢氧化钠将压滤前含有氨Ⅱ泥溶液的PH调节至9-11;
步骤二,将已调好PH的溶液加热至80-100℃,溶液中氨气全部逸出时停止 加热,逸出的氨气使用真空喷射盐水吸收装置吸收,并入联碱系统的吸氨工序;
步骤三,测定加热后的溶液中氨氮含量,在溶液中按照有效氯含量与氨氮含 量7-9:1加入次氯酸钠,调节温度至15-30℃,反应30-60分钟。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18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