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扩容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21401.4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7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许强;梁松柏;李钢;苏大芹;李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W24/08;H04L12/24;H04L1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扩容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一种网络扩容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够通过精准的预测预定周期内目标区域的用户业务流量需求缺口,从而及时对目标区域的业务流量进行扩容。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单类业务数据、预定周期的单类业务类型占比变化系数、预定周期的单类业务的用户变化系数以及Qos保障的最大业务流量;根据单类业务数据获得目标区域的单类业务容量需求;根据目标区域的单类业务容量需求、预定周期的单类业务类型占比变化系数以及预定周期的单类业务的用户变化系数获得目标区域的业务总需求流量;根据目标区域的业务总需求流量与Qos保障的最大业务流量的差值,获得目标区域的流量需求缺口。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网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扩容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LTE无线宽带网络给移动网络用户提供了更大的速率带宽,更多的业务体验。丰富的终端APP市场在为用户提供多种多样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的同时,对网络的整体质量和速率的要求也愈发增高。伴随着市场及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张,面对网络业务量及负荷的不断上涨,如何有效预警并提供一次性解决方案解决突发性的用户聚集以及用户业务模型改变而导致的高负荷业务热点区域问题,是当前网络优化工作中的一个严峻挑战。当前行业内现有的扩容方案主要是以一定周期内的小区负荷类的指标为依据,加以过往的经验对未来的业务需求及流量趋势进行预测。但是现有的扩容方案存在用户业务流量资源释放的滞后性和不准确性的问题,从而无法满足用户业务流量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扩容方法及设备,能够通过精准的预测预定周期内目标区域的用户业务流量需求缺口,从而及时对目标区域的业务流量进行扩容。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网络扩容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单类业务数据、预定周期的单类业务类型占比变化系数、预定周期的单类业务的用户变化系数以及Qos保障的最大业务流量;单类业务数据包括单类业务QOS保障速率以及单类业务使用时长;根据单类业务数据获得目标区域的单类业务容量需求;根据目标区域的单类业务容量需求、预定周期的单类业务类型占比变化系数以及预定周期的单类业务的用户变化系数获得目标区域的业务总需求流量;根据目标区域的业务总需求流量与Qos保障的最大业务流量的差值,获得目标区域的流量需求缺口;并根据流量需求缺口对目标区域进行扩容。
在上述方法中,首先,根据获取的单类业务数据获得目标区域的单类业务容量需求;根据获取的目标区域的单类业务容量需求、预定周期的单类业务类型占比变化系数以及预定周期的单类业务的用户变化系数获得目标区域的业务总需求流量;然后,根据获得的目标区域的业务总需求流量与获取的Qos保障的最大业务流量的差值,获得目标区域的流量需求缺口;并根据流量需求缺口对目标区域进行扩容。本发明能够通过精准的预测预定周期内目标区域的用户业务流量需求缺口,从而及时对目标区域的业务流量进行扩容。
可选的,根据单类业务数据获得目标区域的单类业务容量需求,具体包括:根据目标区域的单类业务QOS保障速率以及单类业务使用时长之间的乘积获得目标区域的单类业务容量需求。
可选的,根据目标区域的单类业务容量需求、预定周期的单类业务类型占比变化系数以及预定周期的单类业务的用户变化系数获得目标区域的业务总需求流量,具体包括:根据目标区域的单业务容量需求、预定周期的各类业务的业务类型占比变化系数以及预定周期的各类业务的用户变化系数之间的乘积获得目标区域的单类业务总需求流量;并对目标区域的单类业务总需求流量求和获得目标区域的所有业务总需求流量。
可选的,目标区域的业务流量极限与需扩容流量之和不得小于所有业务总需求流量。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网络扩容装置,该网络扩容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单类业务数据、预定周期的单类业务类型占比变化系数、预定周期的单类业务的用户变化系数以及Qos保障的最大业务流量;单类业务数据包括单类业务QOS保障速率以及单类业务使用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14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向电力无线专网的干扰分析系统
- 下一篇:通信设备的优化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