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滑张拉千斤顶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20828.2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5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朱宏伟;刘国庆;周彪;胡刚;顾吉祥;杨延晨;王亮亮;王安格;黄东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燕宁工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B66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崔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滑 千斤顶 | ||
本发明涉及张拉千斤顶技术领域,涉及防滑张拉千斤顶。包括锚垫板、工作锚具、工作夹片和张拉组件;张拉组件与工作夹片之间设置有锁定千斤顶,锁定千斤顶远离张拉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与工作夹片之间设置有第一挤压板,第一挤压板与第一限位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第一限位板朝向第一挤压板的一侧设置有挤压柱。在使用过程中,当张拉组件对体外束进行牵拉时,体外束会带动工作夹片朝着第一限位板方向运动,工作夹片会松开体外束,体外束能够向前移动,当张拉组件牵拉动作转为回程动作时,弹性件会释放弹力带动第一挤压板运动,第一挤压板会挤压工作夹片,使工作夹片夹紧体外束,保证在张拉组件回程动作时体外束不会回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张拉千斤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防滑张拉千斤顶。
背景技术
体外预应力是后张预应力体系的重要分支之一,国际预应力协会(FIP)于1996年将体外预应力定义为体外索结构布置在混凝土截面之外的预应力。体外预应力具有诸如截面尺寸小、施工简单、质量容易保证等优点,更重要的是体外索可以替换,重张拉。在工程结构件承受外载荷之前,需对受拉模块中的体外索(如钢绞线等)进行预应力张拉,以提高工程结构件的抗弯能力和刚度,推迟裂缝出现的时间,增加工程结构件的耐久性。
中国铁路新线建设中大量采用预制后张法(简称“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而高速铁路正线均为后张箱梁,约占线路全长80%。后张箱梁预应力的正确建立与损失控制能力是高铁安全运营的重要保证,实存有效预应力是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抗裂的第一要素,而实存有效预应力是由建立的预应力减去预应力损失而得,因此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梁生产的关键之一便是控制预应力损失。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钢绞线的回缩会导致对预制梁施加的预应力产生损失,钢绞线回缩量越大,预应力损失越多。因此如何减少钢绞线的回缩量,从而减少预制梁的预应力损失是钢绞线张拉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
因此,提供一种减小钢绞线回缩量的防滑张拉千斤顶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张拉千斤顶,以缓解现有技术中钢绞线回缩量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滑张拉千斤顶,包括锚垫板、固定于所述锚垫板上的工作锚具、嵌于所述工作锚具中的工作夹片和用于张拉体外束的张拉组件;
所述张拉组件与所述工作夹片之间设置有锁定千斤顶,所述锁定千斤顶远离所述张拉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工作夹片之间设置有第一挤压板,所述第一挤压板与所述第一限位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锁定千斤顶带动所述第一限位板运动;
所述第一限位板朝向所述第一挤压板的一侧设置有挤压柱,所述挤压柱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长度;
所述张拉组件与所述锁定千斤顶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锁定千斤顶朝向所述张拉组件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一工具锚具,所述第一工具锚具上设置有第一工具夹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连接座包括第一座体、第二座体和连接环;
所述第一座体通过所述连接环与所述第二座体连接;
所述连接环包括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所述第一半圆环和所述第二半圆环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二座体朝向所述连接环的一端均设置有环槽,所述第一半圆环和所述第二半圆环上均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与所述环槽适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锁定千斤顶朝向所述工作锚具的一端设置用于供所述第一限位板移动的容置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燕宁工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燕宁工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08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