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餐用摆放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220664.3 | 申请日: | 2018-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1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霰;李冬;崔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璨 |
| 主分类号: | A47G23/00 | 分类号: | A47G2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摆放 | ||
一种餐用摆放架,包括托架、罩盖、翻展件,所述翻展件的卡栓滑动卡放在托架角柱的向心面板、与相邻角柱对应面板的卡道内,罩盖、翻展件口朝下分层叠放在角柱圈内,或翻展件翻转口朝上置于角柱外侧。本发明不用时可折叠合起,罩盖、侧盒、角盘分层重合置放,占用空间小;使用时罩盖、侧盒、角盘对应摆开,增加餐盘摆放面积,利于多人围坐用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的餐用摆放架。
背景技术
通常的“多人圆桌用餐”是人们的生活习惯,餐桌转盘上摆放菜肴,通过转动台板分别送至每人面前,由于转盘的面积有限,上菜后每道菜占据面积较大,这样餐桌的空间未被充分利用;人们外出野餐时,更必须携带多样餐具,摆放也成为问题,杂乱的就餐场景也会影响人们的食欲,现实生活中需要一种适合多人用餐的摆放架,人们在改进用餐方式上也进行了创新,如国家专利库中:实用新型“一种使用于餐桌上的木式餐盘子件套件(申请号201420225187..0)”采用多个餐盘子件摆放成圆形整体的方式,解决餐桌转盘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但存在放置分散易丢失现象;实用新型专利:“多功能火锅(申请号01202741.3)”采用转盘上的套框托着火锅、多个餐具自由旋转的方式方便人们用餐,但存在不能折叠收合,占用空间较大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折叠合起或展开、且可转动的餐用摆放架。
一种餐用摆放架,包括托架、罩盖、翻展件,所述翻展件的卡栓滑动卡放在托架角柱的向心面板、与相邻角柱对应面板的卡道内,罩盖、翻展件口朝下分层叠放在角柱圈内,或翻展件翻转口朝上置于角柱外侧。
还包括位于托架下端转动连接的基座,托架与基座之间设有转环、卡件。
所述柱状的基座、托架中间设有竖直的通口。
所述托架角端设有多边形角柱,所述翻展件的矩形侧盒开口一侧两端的卡栓与两角柱相对应的面板卡道卡接,所述翻展件的角盘开口处的卡栓与角柱的向心面板卡道卡接。
所述侧盒、角盘分层叠合口朝下内置托架角柱圈内,或逐上提翻转口朝上置放角柱圈外。
所述角柱外侧设有转动连接的撑杆。
所述罩盖为矩形开口盒状,形状与托架角柱圈内空相对应,罩盖口朝上或口朝下置放在角柱圈内,罩盖高度与角柱高度相对应。
罩盖、翻展件由大到小分层叠合置放,角盘放入侧盒内、侧盒置放罩盖内。
所述托板与两角柱间的空处形状尺寸相对应,托板底边两端分别与两角柱底端转动连接,所述托板外凹面内转动连接支轮,托板竖立于两角柱之间,或托板水平置放,其底端担放在托架担板上,凹面内转接的支轮竖直着地。
所述侧盒、角盘的管杆结构竖把与管杆结构的角柱插接。
技术效果:本发明不用时可折叠合起,罩盖、侧盒、角盘分层重合置放,占用空间小;使用时罩盖、侧盒、角盘对应摆开,增加餐盘摆放面积,利于多人围坐用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府视图。
图4为本发明基座、托架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托架、罩盖、侧盒、角盘折叠合起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角柱与侧盒、角盘的翻把未端卡接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角柱与侧盒、角盘的翻把未端插接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展开立体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璨,未经崔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06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