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重型IgA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219424.1 申请日: 2018-10-19
公开(公告)号: CN111067931A 公开(公告)日: 2020-04-28
发明(设计)人: 邓跃毅;陈万佳;高洪志;钟逸斐;蔡小凡;邢玥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主分类号: A61K36/536 分类号: A61K36/536;A61P13/12;A61K35/64
代理公司: 上海中优律师事务所 31284 代理人: 潘诗孟
地址: 200032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重型 iga 肾病 中药 组合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重型IgA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夏枯草30‑60份、白芥子9‑12份、炒蒺藜9‑15份、僵蚕6‑15份、留行子9‑15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重用夏枯草,以为主药,通过精简恰当的配伍成方,具有具有通络消癥的功效特色,针对重症IgA肾病久病入络的特点,能通过显著改善重型IgA肾病肾脏循环状况,延缓重症IgA肾病的肾功能衰退的进展,改善肾功能。本发明还涉及中药组合物的医药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制剂,具体涉及一种以夏枯草为主的治疗重症IgA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医药用途。

【背景技术】

IgA肾病是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和(或)毛细血管袢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病理综合征。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既往统计显示其占我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45%左右,也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目前认为病理表现与IgA肾病的预后具有直接相关性,较重的病理改变(包括: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毛细血管内细胞增多、节段硬化或粘连及系膜细胞增多)已被证实是IgA肾病患者病情进展的重要原因,是发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病理表现较重的IgA肾病(重型IgA肾病)目前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案,仍以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主。虽然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在降低尿蛋白水平方面的疗效得到了证实,但其对于改善残肾功能和远期预后方面的价值尚有颇多争议。此外,部分患者存在免疫治疗无效或停药后病情反复的情况,且免疫治疗时患者需要承担由此带来的不良反应。

我国传统中医药应用于IgA肾病患者治疗较为普遍,其疗效已得到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中医认为久病入络,本方正是基于这一观点,针对重型IgA肾病患者多为本病久病失治,损及肾络,故本方以通络为大旨拟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重症IgA肾病的中药组合物,主要治疗对象为经肾穿刺病理确诊的IgA肾病中病理改变较重(包括: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毛细血管内细胞增多、节段硬化或粘连及系膜细胞增多)的患者,通过恰当的配比,以通络消癥为手段,达到改善和延缓重症IgA肾病患者疾病进展的目的。此外,本发明还旨在提供前述中药组合物的医药用途。

根据实施例,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重症IgA肾病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夏枯草30-60份、白芥子9-12份、炒蒺藜9-15份、僵蚕6-15份、留行子9-15份。

优选地,前述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夏枯草30-60份、白芥子9-12份、炒蒺藜9-15份、僵蚕6-15份、留行子9-15份。

更优选地,前述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夏枯草60份、白芥子9份、炒蒺藜15份、僵蚕12份、留行子15份。

优选地,所述的药剂是汤剂、胶囊剂、颗粒剂、片剂或合剂。

根据实施例,本发明提出前述中药组合物的医药用途,系其在制备治疗经肾穿刺病理确诊的病理改变较重的IgA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经肾穿刺病理确诊的病理改变较重的IgA肾病包括: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毛细血管内细胞增多、节段硬化或粘连及系膜细胞增多。

组成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各原料药的功效如下:

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干燥果穗。夏季果穗呈棕红色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性能:辛、苦,寒。归肝、胆经。功效: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神农本草经》:“主寒热、瘰疬、鼠瘘、头疮,破癥。散瘿结气,脚肿湿痹。”《重庆堂笔记》:“夏枯草,微辛而甘,故散结之中,兼有和阳养阴之功,失血后不寐者服之即寐,其性可见矣。陈久者尤甘,入药为胜。”现代研究证实夏枯草对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可对TNF-α、IL-2等进行调节;同时能通过调节血管紧张素系统、内皮素、NO含量等对机体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94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