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纤维素基金属离子捕获柱及其制备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13840.0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4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隋晓锋;张聪聪;冯雪凌;王碧佳;毛志平;徐红;张琳萍;钟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15/22 | 分类号: | B01D15/22;B01J20/24;B01J20/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05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纤维素 多孔材料 离子捕获 基金属 制备 表面改性 管状容器 有机硅烷 填充 低流动阻力 生物相容性 制备和应用 化学改性 可连续式 纤维素浆 铜离子 圆柱管 共混 固化 烘焙 去除 应用 | ||
1.一种纳米纤维素基金属离子捕获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容器以及填充在所述管状容器中的纳米纤维素多孔材料,所述的纳米纤维素多孔材料由纳米纤维素经有机硅烷表面改性得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纤维素基金属离子捕获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素原料为木浆纤维素、纤维素纳米线、纤维素纳米晶、细菌纤维素、再生纤维素浆以及玉米秸秆浆中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纤维素基金属离子捕获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烷为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巯丙基三丁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纳米纤维素基金属离子捕获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纤维素原料经盐酸水解-高压均质处理得到纳米纤维素悬浮液,将纳米纤维素悬浮液与有机硅烷共混制备得到表面改性的纤维素浆,先冷冻,后冷冻干燥,烘焙固化,得到纳米纤维素多孔材料;
步骤2:将步骤1中的纳米纤维素多孔材料填充到圆柱管中,得到纳米纤维素基金属离子捕获柱。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纳米纤维素基金属离子捕获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纳米纤维素悬浮液中纤维素浆固含量为1.5~5.0wt.%,有机硅烷与纤维素固含量质量比为0.5~5:1,时间为2~24h,温度20~60℃,pH值为4.0~6.5。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纳米纤维素基金属离子捕获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冷冻方式为冰箱冷冻或液氮快速冷冻;冷冻干燥温度为-60~-30℃,冷冻干燥压力为8~50Pa;烘焙固化温度为110℃,烘焙固化时间为30min。
7.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纳米纤维素基金属离子捕获柱在铜离子捕获中的应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纳米纤维素基金属离子捕获柱在铜离子捕获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铜离子溶液注入纳米纤维素基金属离子捕获柱中。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纳米纤维素基金属离子捕获柱在铜离子捕获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离子来源为硫酸铜、醋酸铜、硝酸铜、氯化铜、草酸铜中至少一种,铜离子溶液浓度为20~1000ppm;所述铜离子溶液注入捕获柱流动速率为0.01~2.0mL/min,温度10~30℃。
10.一种可连续式金属离子捕获器,包括流动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纳米纤维素基金属离子捕获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384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