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云服务资源精确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13337.5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5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丁均路;张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bf 神经网络 服务 资源 精确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云服务资源精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设计基于RBF神经网络的云服务资源预测模型,预测模型RBF神经网络分为三层: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预测模型RBF神经网络输入为u(k)=[u1(k),u2(k),u3(k),u4(k),u5(k)]T,u1(k)为第k次资源请求时所需线程个数,u2(k)为第k次资源请求时请求所需进程个数,u3(k)为第k次资源请求时所处理的数据量大小,u4(k)为第k次资源请求时当前云服务资源空闲CPU核个数,u5(k)为第k次资源请求时当前云服务资源空闲内存大小,T为矩阵的转置;预测模型RBF神经网络输出为所需内存大小除以所需CPU核数个数的预测值;其计算方式如下:
①初始化预测模型RBF神经网络:确定神经网络5-P-1的连接方式,即输入层神经元为5个,隐含层神经元为P个,P为大于2的正整数;输出层神经元为1个;预测模型RBF神经网络输入层到隐含层的连接权值为1,隐含层和输出层间的连接权值在[0,1]范围内进行随机赋值;神经网络的输出表示如下:
其中,ym(k)为第k次云资源请求时预测模型RBF神经网络的输出,即为第k次云资源请求时所需内存大小除以所需CPU核数个数的预测值;wj(k)为隐含层第j个神经元和输出层的连接权值,j=1,2,…,P;fj是预测模型RBF神经网络隐含层第j个神经元的输出,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μj(k)表示第k次资源请求时隐含层第j个神经元中心值,σj(k)表示第k次资源请求时隐含层第j个神经元的中心宽度;
②定义当前所需内存大小除以所需CPU核数个数目标函数1为Jm(k)
em(k)=y(k)-ym(k) (4)
其中,y(k)为第k次云资源请求时实际所需内存大小除以实际所需CPU核数个数,em(k)第k次云资源请求时所需内存大小除以所需CPU核数个数的误差;
③对预测模型RBF神经网络的参数进行更新
wj(k+1)=wj(k)-ηΔwj(k)=wj(k)+ηem(k)fj(u(k))(1-y(k))y(k) (6)
其中,Δwj(k)为第k次资源请求时第j个隐含层神经元和输出层神经元连接权值的修正量,wj(k)为第k次资源请求时第j个隐含层神经元与输出层神经元的连接权值,wj(k+1)为第k+1次资源请求时第j个隐含层神经元与输出层神经元的连接权值,μj(k+1)表示第k+1次资源请求时隐含层第j个神经元中心值,σj(k+1)表示第k+1次资源请求时隐含层第j个神经元的中心宽度;η为学习率,η∈(0,1];
④判断当前所需内存大小除以所需CPU核数个数目标函数的大小,如果Jm(k)=0.01,则重复步骤③;如果Jm(k)0.01,则转到步骤①计算预测模型RBF神经网络的输出ym(k);
(2)设计用于控制的RBF神经网络控制器;x(k)=[x1(k),x2(k)]T为RBF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输入,x1(k)为第k次资源请求所需内存大小除以所需CPU核数个数设定值与实际值的误差,x2(k)为第k次资源请求所需内存大小除以所需CPU核数个数设定值与实际值误差的变化率;
①初始化RBF神经网络控制器:确定神经网络2-M-1的连接方式,即输入层神经元为2个,隐含层神经元为M个,M为大于2的正整数;输出层神经元为1个;RBF神经网络控制器输入层到隐含层的连接权值为1,隐含层和输出层间的连接权值在[0,1]范围内进行随机赋值;神经网络的输出表示如下:
其中,g(k)为第k次资源请求时RBF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输出,wic(k)为RBF神经网络控制器隐含层第i个神经元和输出层的连接权值,i=1,2,…,M;fi是RBF神经网络隐含层第i个神经元的输出,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μic(k)表示第k次资源请求时RBF神经网络控制器隐含层第i个神经元中心值,σic(k)表示第k次资源请求时RBF神经网络控制器隐含层第i个神经元的中心宽度;
②定义当前所需内存大小除以所需CPU核数个数目标函数2为Jc(k)
e(k)=r(k)-y(k) (12)
其中,e(k)为第k次资源请求时的所需内存大小除以所需CPU核数个数误差,r(k)为第k次资源请求时的所需内存大小除以所需CPU核数个数设定值,y(k)为第k次资源请求时实际测量的所需内存大小除以所需CPU核数个数;
③对RBF神经网络控制器的参数进行更新
其中,Δwic(k)为第k次资源请求时RBF神经网络控制器隐含层第i个神经元与输出层神经元连接权值的修正量,wic(k+1)为第k+1次资源请求时的RBF神经网络控制器隐含层第i神经元与输出层神经元的连接权值;μic(k+1)表示第k+1次资源请求时RBF神经网络控制器隐含层第i个神经元中心值,σic(k+1)表示第k+1次资源请求时的RBF神经网络控制器隐含层第i个神经元的中心宽度;η1为学习率,η1∈(0,1];
④判断当前所需内存大小除以所需CPU核数个数目标函数的大小,如果Jc(k)=0.01,则重复步骤③;如果Jc(k)0.01,则转到步骤①计算RBF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输出g(k);
(3)利用求解出的g(k)对云服务资源进行控制,控制系统的输出为实际所需内存大小除以所需CPU核数个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333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